第61章 存在感低61(1 / 2)

既然我们说到了吴良辅,那就顺便说一下清朝的太监们吧,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何清朝的太监存在感这么低呢?

很多人在影视剧里面看到了很多太监,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而实际上太监在清朝混的是非常差劲的。

乾隆过生日的时候,曾经很骄傲的说过这么一段话

“且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

这个话大致意思就是,乾隆在位解决了大清所有的隐患,其中包括权臣,外戚,太监,强藩等等。

乾隆本人是有资格这样说的,但是从晚清历史来看的话,各种问题又死灰复燃了,最典型的就是后宫干政和地方势力太强。

可唯独太监这股势力,却始终都没有成气候,比如慈禧的红人安德海,被丁保祯杀了之后,丁宝桢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一直到清朝亡国,都没有出现像明朝那种权势滔天的太监。

清朝之所以没有出现太监乱政的情况,并不是因为清朝太监本身有自知之明,而是清朝的统治者为了防备太监干政,早就各种准备,避免了太监乱政的这种可能性。

早在清军在进关之后,就认真的学习了历史,清朝统治者发现历史上,很多次国家的灭亡,都和宦官干政有很大的关系,又因为清朝前面就是明朝,所以明朝太监干政的历史教训给了清朝统治者很大的震撼,所以从定都北京的那一刻,清朝统治者对太监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玩意儿,一直都是保持着着极高的警惕性,生怕也走上明朝的老路。

所以,清朝历代皇帝,都不止一次公开说过,严禁太监干预朝政,并采取了种种措施来限制太监的行为,将太监干政这个隐患直接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顺治年的时候,太监们还是按照明朝的惯例,每次朝会的时候,太监们依旧在文武大臣之前行礼。

对这种情况,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十分不满,直接剥夺了太监们参与朝会的权利。

顺治亲政以后,为了集权,顺治在吴良辅的建议之下设立了十三衙门,十三衙门的首领太监位高权重,地位能和当时的大学士相比,而十三衙门的其他太监首领,地位也很高,相当于各部的尚书和侍郎。

顺治也不是傻子,他在抬高太监地位的同时,又怕太监势力过大,顺治给太监权力的同时,又同样限制了太监的权力,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来约束这些太监。

权力这种东西,人一旦拥有就没那么容易放弃了,太监虽然从生理意义上面是不男不女,可对权力的渴望却依旧没有降低。

顺治十一年的时候,顺治请大臣们吃饭,这个时候十三衙门的太监们为了表现自已,争先恐后的入殿参拜,直接超越了亲王们,一个叫孟进禄的太监更过分,直接在顺治面前,自称老臣。

要知道这可是皇帝请吃饭,很多人在场,并不是什么私人宴会,一个太监都敢称臣,让其余通过读书上来的大臣怎么看?

太监们这么嚣张,自然是有人看不惯。

户科给事中郝杰当时也是被请的人员之一,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当场发飙,当着顺治的面就给大家讲起来了历史课,历数了各朝太监乱政带来的祸端。

顺治听了以后,对郝杰这种当面上课的行为也没有生气,估计也是觉得这帮太监们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当即下令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太监们不能行礼,又将带头的孟进禄直接交给了刑部处理。

而刑部的官员们自然也是不会客气,保证让孟公公体会一下下地狱是什么感觉。

到了顺治十二年的时候,顺治又让人打造了十三衙门的铁牌,放在门口用来震慑太监。

其实这一招,明太祖朱元璋当年也用过!

虽然顺治限制了太监的权力,但是大臣们还是不满意,可毕竟十三衙门是顺治一手弄出来的,即便再不满意也得憋着。

顺治死了之后,顺治留下来的四大辅臣第一次联手,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解散了十三衙门,然后又让内务府来管理宫中的事务,把权力从太监手里夺了回来。

从此以后,清朝的太监们算是彻底废了,再也没有雄起。

康熙登基之后,又规定了,太监们只要敢用权力办私事,发现之后马上砍了,汇报都不用。

雍正上台之后,对太监的处理更狠,不仅限制了太监们的上升渠道,还禁止大臣们和太监有任何来往。

这么一搞,清朝历代的皇帝们都对太监嗤之以鼻。

乾隆时期有个首席军机大臣叫于敏中,本来乾隆觉得他立功了,准备赏赐他来着,结果因为太监提前通风报信,不仅没有被赏赐,反而被乾隆惦记上了,而那个提前告诉于敏中的太监直接被处死。

当然了,于敏中的事情比较复杂,是因为涉及到了王亶望贪污,这个事情被称为乾隆年第一大案,后面我们还会讲,这里先不提。

在打压太监这方面,清朝统治者在思想上一直保持警惕,历史的结果已经证明,光在思想上保持警惕,那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彻底防止太监乱政,就必须要将这种思想变成制度,然后落实到行动上面。

朱元璋本人就是吃了这个亏,朱元璋很警惕宦官干政,因此他还专门做了一块铁牌放在宫门口,谁进宫都能看到,上面写着八个字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结果,这个铁牌被太监王振看到了,最后直接给扔了。 朱元璋在的时候,他发狠大家都很听话,可朱元璋死了之后,他的话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毕竟王振将他的铁牌都扔了,也没见朱元璋从棺材里面爬出来算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