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街头练摊47(1 / 2)

一天,邓经理对赵洪明说:“你来店里打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工作干得不错,大家有目共睹,可以说你已经基本上熟练掌握了店里的各项工作。如今,我准备在县城北正街摆一个布摊,打算让你专门去摆摊。你每天收摊后,将布匹拖到区社存放,然后回家休息。既不影响工作,又能关照一下家里,你看怎么样?”</p>

“这太好了,你真是对我们职工关怀备至,考虑得真周到。”赵洪明对邓经理的安排十分感激,他说:“只是我还缺少卖布匹的经验。”</p>

“这不要紧,我让百货柜的小孙带你两天,熟悉一下市场和进货渠道就可以了。”邓经理说。</p>

浏阳县城北正街有一段道面不宽的街道,这里不通汽车,被来自商业、供销部门的各种布摊占领。有的用一块门板两条板凳架成,有的把门板放在板车上,收摊后把布匹一盖直接拉走,有的干脆在路中央搭建棚子占领一席之地。前来采购的顾客川流不息,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p>

赵洪明置身于这条街道上已经三天,早已习惯了这种嘈杂、混乱、拥挤的临时市场。前两天,小孙手把手地教会了他进货、扯布等基本功,今天上午回青草分店上班去了,这个布摊就只剩下他一个人摆了。来往的顾客见他一个男子汉摆摊,年老的妇女摇摇头,走到那些能说会道的大姑娘、小媳妇的摊位前去了。年轻的媳妇们见他笨手笨脚的样子,抿嘴一笑也走开了。一个上午,只有一个老头儿花十几元买了几尺布,直到下午收摊,才做了35元5角钱的营业收入。</p>

第二天,稍好一点,营业收入翻了一番,但与其他摊位几百上千元的营业额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p>

第三天上午,赵洪明没有摆摊,而是东边走走西边看看,耳边听着人们的议论,眼里看着别的摊位上营业员与顾客交流的场景。走着、听着、看着,突然,一对老年夫妇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p>

“老倌子,我想买几尺小花布送给外孙女,你看这么多摊位怎么连一尺小花布也没有。”一个老婆婆抱怨说。</p>

“老婆子,现在是冬天,谁买夏天用的小花布呀。”老倌子说。</p>

原来,摆摊的布匹大都以蓝色、青色、红色、灰色的哔叽、咔叽、涤伦、灯芯绒为主,夏季用的各色小花布都没有拿出来卖。赵洪明听见这两个老人的对话后,不由灵机一动,他立即到纺织品公司调了十几种小花布。</p>

下午,赵洪明把板车拉到摊位前,掀开盖在上面的帆布,五颜六色的花布立即吸引了顾客的目光,招来不少生意。虽然小花布没有其他布匹贵,每笔生意营业额不高,但买的人不少,半天下来,竟然超过前两天营业收入的总和。此后的几天内,销售额一天比一天增加,最多的一天达到962元钱。</p>

赵洪明这个男子汉扯布没有其他摊位那些女营业员的双手灵活,她们右手拿尺,左手轻轻地拿着布,三下两下量好、撕开、叠好,把布递到顾客手上。而赵洪明扯布,尤其是那些中、高档布匹,收缩性强,遇到顾客买这些布时,赵洪明总是把布匹摊开放在门板上,用尺认真量好、对齐,再请顾客帮忙牵住布的另一头开剪。一天,一位中年夫妇前来买布,他们为自己的两个女儿扯了两件花布上衣,两条蓝色裤子料,又各自扯了一身青色涤伦布。他们走后不久又返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位穿着得体的少妇,夫妇俩用手指着赵洪明,对少妇说:“就是这个男人扯的布。”</p>

赵洪明一听,连忙问他们:“你俩扯的布有什么问题吗?”</p>

穿着得体的少妇说:“没有问题,是我请他们带来见你的。我是附近的裁缝,最近几天,我连续接了好几件布料,都说是从一个男人手里扯的。因为你扯的布尺寸最足,我这个裁缝做衣方便多了。所以想来认识认识你,好让别人到你这里来扯布。”</p>

赵洪明这才明白,原来他把布放在门板上量,比拿在手上量的尺寸要准一些。因为拿在手上量,那些收缩性强的布经手拉直量后,比平放在门板上量至少每米要少一寸!</p>

“你,你不是前几年从长沙回来的车上给我和孩子让座的人吗?”少妇盯着赵洪明突然说。</p>

“呀!是你呀,小孩子都长大了吧?”赵洪明也认出她来了。</p>

少妇高兴地说:“托你的福,他都上小学三年纪了。我的店子就在前面不到100米,欢迎你来坐坐。”</p>

“好,有空过来。”</p>

章美英今天也到城里调货来了,她进了一些小百货和香烟糖果之类的商品。这几天,她不用为接送丹丹操心了,因为赵洪明每天早晨带丹丹进城,下午收摊后,去学校把丹丹接回家,她可以安心做生意了。</p>

她推着装满两个背篓货物的自行车来到北正街,想看一看赵洪明摆摊的样子。街上的人真多,她好不容易才看到赵洪明的身影。只见他的摊位前围了几个人,赵洪明熟练地为他们扯布收钱。她没想到,当了十几年兵的丈夫竟然能放下架子,屈身于这种嘈杂的市场中做生意,她不由地从心里佩服他。章美英推着自行车来到摊位前,跟赵洪明打了一个招呼,怕影响他做生意,就离开了北正街。</p>

“快来买喽,这个摊位上的布不短尺。”二妹小清一天上街路过赵洪明的摊位时,帮他吆喝起来。小清满脸笑容,说出的话又脆以甜,果然招来一些顾客围观。</p>

此时,裁缝店的少妇正好路过他的摊位,立即现身说法,向围观的人说:“我是附近的裁缝,这个男人扯的布尽管放心,尺寸足,好做衣,我那里好多布料都是从他这里扯的。”</p>

围观的人经她与小清一唱一和的演说下,这个要买,那个也要扯,把赵洪明忙得不亦乐乎,引得周边那些摊位的女营业员们抛来嫉妒的目光。</p>

收摊后,赵洪明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章美英已经做好饭菜等他。吃过晚饭,他把白天小清和女裁缝的话说给章美英听,章美英也觉得挺有意思的。</p>

晚饭后,丹丹领着双双穿过马路,从田埂小路到婆婆那里玩去了。收拾完毕后,章美英拿起丹丹破了的衣服在灯下补了起来,赵洪明拿起一本古典小说《歧路灯》坐在旁边阅读。</p>

每天晚上,夫妻俩都是在电灯下做事、读书、聊天,直到孩子想睡觉了,才放下手中的活、手中的书,先帮孩子脱衣服,抱上床,盖好被子后,才自己脱衣上床睡觉。</p>

“快9点了,把孩子们接回来睡觉吧。”章美英说。于是,他们关好店门,到妈妈那里接回两个孩子。</p>

这天傍晚,赵洪明从城里收摊骑自行车路过邹家坳坡顶大姑父家门口时,大姑父正站在公路边上,他赶紧下车跟大姑父打招呼:“大姑父,吃晚饭没有?”</p>

“刚刚吃过了,在你大表哥家吃的。”大姑父回答说:“你现在才下班呀?听说你在北正街卖布。”</p>

“是的,我在北正街摆了一个布摊。”</p> “生意还好吧?”</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