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举国同庆33(1 / 2)

北境的高天皓宇澄澈,漫天的繁星闪烁,遍地的玉屑轻柔。王府内大红的灯笼高挂,小婢子们身着喜庆的新衣,握着赏赐的红包甚是雀跃。

因着江映华的“偶感风寒,卧床不起”,得了消息的陛下只能无奈的摆手,将邀人归京的旨意作罢,只命颜皖知留在北境,好生照看着。

京中热闹非常,家家户户喜庆的换下门前褪了颜色的旧春联,唤上明艳的新桃。爆竹声阵阵,欢歌笑语自家家户户透着温热烛火的窗前传来。

此时的太章宫内,倒显得有几分冷清。

宫灯铺陈了各处,尤其是往日的漆黑的宫道,今日也格外亮堂。只是偌大的宫殿内,只有陛下和太后两个主子,未免少了些人气儿。

以往除夕岁末,陛下定要大宴群臣。今年意外的,竟下旨省了,只道是战事吃紧,国库银钱有限,就不铺张浪费了。

太后的宫中,热腾腾的年夜饭散发着阵阵香气,望着玉盘中精致玲珑的小饺子,上了年岁的太后突然感叹:“华儿最是喜好这口儿了。”

江镜澈闻言,握着食箸的手顿了一下,眸光中闪过一丝失落,“母亲莫忧,华儿最是想得开,亏不着自己的。”

第三个除夕了,自打江镜澈即位,便只有母女二人过除夕了,从前一大家子围拢谈笑的日子早已成了过眼云烟。战火连天,江镜澈并没有将江映华生病不能归京的真相告知太后,随便扯了谎言就糊弄过去了。

打从太后宫中回到寝殿,陛下目光迷离的望着殿内摇曳的烛火,心中的疑惑也被晃得压抑不下:江映华病得未免太巧了,两年多的光景,不曾听闻她病过,今时才遣了颜皖知请她回京过节,人就立刻病倒了。

“来人,拿酒来。”陛下忽而起了贪酒的心,左右今晚也不能休息,一大早还要接受朝贺,不如饮酒寻欢。

此刻北境的府邸内,江映华如弱柳扶风一般,由两个小婢子搀扶着,言说不能怠慢了颜皖知,非要爬起来同人吃个年夜饭。

“皖知,连累…你,咳咳,不能回京过年…咳咳…了。”

江映华一句话顿三顿,瞧着让人甚是心疼。

颜皖知赶忙说到:“殿下,您病体未愈,不宜折腾,何须如此?臣本就是孤家寡人,在哪儿都一样的。”

“坐,今日过节,不分…君臣。只是,咳咳…郎中不许我吃酒,就不陪你喝了。”江映华缓缓落座,有些虚弱的打量着颜皖知,轻声细语的说着。

“是,多谢殿下。臣有幸陪您,已经很知足了,臣本就不胜酒力,如此省了也好。”颜皖知柔声回应,眸光一刻不离那人病弱的脸颊,十分规矩的落座。

席间,江映华主动为颜皖知夹了几道菜,因着嗓子不好,并未说上几句话。许是吃了太多苦药的缘故,身前的饭食也没用上几口,府中人费心准备的三样饺子,江映华连半个也没吃进去。

颜皖知有些心忧,如此便也没了胃口。江映华却笑意盈盈的望着他,嘱咐宫人为他布菜。见江映华放了筷子,颜皖知作势便要收手,江映华却摆了摆手:“我吃不下,你多吃些,莫浪费了。看你吃的香甜,我高兴。”

这般理由,颜皖知倒是不好回绝,红着小脸,在她灼灼目光的注视下,又象征性的夹了几口菜。

待颜皖知撑不下去,江映华挥挥手便命人撤了桌席。随即莞尔一笑,自袖口掏出一个大荷包来,递给颜皖知:“新岁安康。”

颜皖知有些诧异,这是什么情况?一个毛丫头给自己包红包了不成?

“怎得不接?讨个好彩头,咳咳…不能不收的。”江映华有些俏皮的调侃。

颜皖知伸手接过,打开一瞧,竟是满满的一包崭新的金叶子,颜皖知讪笑一声:“要不臣给殿下磕一个?”

江映华被他逗笑了,“哈哈……咳咳咳…咳咳……”,喘息了半晌方道:“你几时会调皮了?”

话音方落,颜皖知亦是明眸含笑,朝着江映华直接跪了下去,委实将江映华吓得不轻,这是真要磕头谢恩不成?

江映华怔愣之际,颜皖知朗声道:“除旧迎新,臣谨贺殿下福备箕畴,长乐未央。”说罢便要俯下身去。

瞧他一本正经的模样,江映华赶忙将人拉了起来,“多谢了,莫真如此,再没有红包给了,你休要折煞我。”

这般一闹,江映华的心绪的确好了许多,方才淡然的病容上又浮现了久违的洒脱模样,虽然只在一瞬,也没能逃脱颜皖知的慧眼。十八岁,多好的年纪,合该畅快淋漓才是。

郎中说是将养半月,江映华的病拖拖拉拉竟延续了将近一个月才好转。

才过了上元节,陛下任命颜皖知为昭王长史的旨意便入了府中。方恢复了康健的江映华总觉疲惫,便大手一挥,将府中上上下下的差事以及堆积了一个月的公文,悉数丢给了颜皖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