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声东击西27(1 / 2)

世子与江映华短暂的接洽,停留半日,商议着后续安排。这半日光景里,禁军分批而来的最后一万兵马也已经抵达。

江映华见时机已到,便命人即刻领四万人马往范阳,自己稍作休整,整编手中的一万五千兵力,准备与州府内的节度使军相抗。

待休整之余,有密探来报,州境内东侧另有一股势力在与叛军对峙,瞧着似乎是地方驻军的军旗配置。

颜皖知此刻成了阵前军师,虽心忧江映华的安危,却根本分身乏术。两州内的情报网因战乱瘫痪,他一时也想不出良策知会江映华,最要紧的,叛军眼下占据优势,他的斥候侦察兵,尝试数次都难以突破封锁,连江映华的具体位置都不知晓。

反而是江映华提前布下的哨兵,察觉了东线的异样,先一步汇报了这一情况。

闻听此言,江映华毫不迟疑的将消息知会一众将士,连日苦战的禁军老兵因此士气大震,仿佛横刀立马,即刻便能荡平贼寇,为战死的弟兄报仇雪恨一般。

既东路有了援军攻防,江映华眼下所处的位置与人汇合颇耗费时间,她对着沙盘苦思,若是乔安还在,要如何布置战局。

江映华回忆着乔安曾经的提点教诲,眸光一转便有了计策。

她要带着这一万五千兵马,沿西线北上,沿途收复叛军攻陷的城池,收编各处打散的地方兵力,而后,便是直捣防守空虚的匪巢节度使府,自后方绝人生路。

带兵厮杀苦战近一个月,江映华损失了三千余兵马。好在,西线的城池多数已然收回,百姓感念,更有愿意随军同行的壮汉一路追随。

江映华交待好地方官吏,整肃残部严防死守,亲自监督各处布防,将余下的兵士收编,再往北进发。

一路攻下来,队伍的总人数有增无减,已经突破了两万人。恰逢颜皖知东线突破北上,攻破叛军封锁后得了江映华的所在,颜皖知得知她安然无恙,便传信一封,欲带援军与人汇合。

江映华收到颜皖知的来信深感意外,从未料到数处州府的联军竟是这文文弱弱的小京官带来的,一时又惊又喜,对颜皖知的好感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好几层。

州府内战局平稳,消息传递的路线再度畅通,陛下的密信姗姗来迟,印证了颜皖知的传讯。

粗略算下来,二人手上约有五万兵马。如今两州境内尚需应对的,只有朔方大营这一节度使的老巢。依探子回报的消息,那里的驻军充其量也就三万,对外宣扬的数目不过迷惑的幌子,主力部队早已与范阳驻军厮杀在一处,大有吞没范阳的架势。

而范阳前线的战事吃紧,两方殊死较量。世子的军报中提及,节度使兵经验丰富,朝廷的兵马应对颇为吃力,局势不容乐观,要有持久对抗的准备。

从陛下的密信中,江映华已然得知,朝中南线也已经发兵。军备粮草筹措不易,拖得久了,变故总会多上几分,乱局中的军需供应若是有了闪失,只怕取胜无望。

眼下最紧要的,该是断了节度使的后路才好。

如此筹谋后,江映华去信颜皖知,命他分出一万五千兵马与自己汇合,余下的人马望他亲自带往范阳,与世子汇合。

颜皖知闻讯,迅速响应,三日后那一万五千兵马便已经到达江映华指定的地点。江映华眼见时机成熟,摸清节度使驻地兵力大致布防后,江映华挥师直入腹地,兵分两路,左右围攻,血战三日,拿下了节度使的老巢。

这该是大军北上最痛快的一仗,江映华亲赴杀场,挥刀阵前,引着一众将士杀红了眼。

只是禁军虽然取胜,伤亡却也是历次征战中最多的。这些长期与蛮夷较量的节度使兵不容小觑,应对委实艰难。

思及节度使的阴损手段,江映华在占领匪巢后,第一时间派兵攻破了节度使官邸,将未来得及逃亡的府中家眷悉数捉获,分出老幼命兵士押送范阳阵前,其余的人则屠戮殆尽。

若按用兵常理,一旦发现老巢被攻,节度使肯定会回兵救援,这样范阳之围或许可以得以喘息。而且由于回兵在来回奔袭的路上会疲乏不堪,若能在中途设伏,那节度使回防的兵马一定会被牵制大败。

眼下的江映华手中,算上颜皖知送来的援军,她自己俘虏的降兵,以及自发赶来的民兵,已有足足五万人马。

手下将士来不及休整,整编军队,清点物资。江映华则腾出手来,与几位小将谋划着若节度使回防,他们该设定的最佳埋伏位置。

与此同时,江映华放出风声,言说大军要即刻挥师东去,与范阳守军前后夹击,围歼叛军。

当初节度使发兵,在南侧以流寇牵制江映华的主力,悄无声息自北线攻入范阳。此时江映华扬言自东路行军,不管真假,节度使回防应该都不敢正面迎敌,总会选取南线或北线绕路归来才是。

是以勘察了周遭地形与以往兵力部署后,江映华决定在北线陈兵三万,设伏围堵。点了副将领着一万人马驻扎匪巢,以备不时之需。她自己则率余下的万人在南翼扎营,顺带,清算一笔旧账,料理干净州府的祸患。

那两个疑点重重的刺史早在被流寇扔下的时候,就被江映华下令抓了起来。迫于战事,江映华一直没有机会审问。

而这二人,作为州府主官,若真如江映华所料,有意勾结节度使筹谋作乱,养肥了流寇,那便是最危险的毒瘤,务必尽早铲除。

安驻南翼的江映华指挥人马,一边安置被战火袭扰的百姓,一边查证两州官员勾结节度使的罪证。

这二人十分嘴硬,只承认是能力不济,早期误判,轻视了流寇实力,后来错过良机,无力对抗叛军。极力辩解着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个失察的罪过。

江映华命人提了州府要员审理,并查抄了两府一应留存文牒。这一番折腾竟然发现,州府公文大量焚毁,掌管文书的官员只说是因为战乱走水,意外流散。

拉扯三日,唯有府衙一负责端茶递水的小仆童偶然间提及,从前刺史身边最倚重的长史似乎与节度使身边的一位副将有几分交情,他曾见人来往过,每到那时,他便会被赶出去,却也不知谈论何事。

下属将此事上报江映华后,江映华正打算提人亲审,那小童竟在牢中离奇暴毙。

一番查问,兜兜转转终归证据不足,难以交朝廷定罪。说到底是地方大员,明面上不好处置。正在江映华一筹莫展之时,手下送来了颜皖知的亲笔信:

“臣闻陛下谕,着殿下返京勿往范阳。军中调度副将与臣当接管。另闻禁军东进,叛军有分兵之势,切切提防,尽早南下。”

江映华收起手书,转身丢入火炉中,眸光闪烁,飘忽不定。

此间事情未了,陛下又在催促自己回京。江映华心知肚明,陛下不放心她初次领兵便应对强敌,但眼下很明显,江映华赌对了,节度使再技高一筹,终究也是乱了方寸,想要回防老巢,她不甘心功败垂成,如此灰溜溜返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