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出将?入相?4(1 / 2)

三日前才被母亲捶楚一番的江映华窝在暖洋洋的被窝里贪恋梦中清欢,顺带养着身后斑驳的伤。

谁承想天还未亮,自己的母亲大人就亲自下场,将人拎去了崇政殿的朝会上站班。

阴霾散去,朝阳初升,霞光洒在汉白玉的石阶上,璀璨夺目。上朝的大臣们如过江之鲫,排着长长的队伍自宫门走来。

比霞光更引人注目的,是大殿内那一抹紫色描金的公服。

一行人入得大殿,见到早已候在阶下的昭王小殿下皆是一脸诧异。前几日还醉生梦死的小王爷怎么就转了性子?

虽说满心疑惑,对于这个靠陛下偏疼得来王爵的小丫头并无真的敬重,但碍于此人的身份,大家还是毕恭毕敬的上前见礼。

江映华此时脑壳昏昏沉沉,身后的伤处酸酸涨涨,眼见这些口是心非,皮笑肉不笑的大臣一个一个往自己眼前蹦,就和看庄稼地里炸刺儿的蝗虫没啥区别,那是满心的不痛快。

苦于崇政殿实在不是使性子的地方,加上对母亲和长姐的畏惧,她规规矩矩的点头回礼,点头回礼,点头……活脱脱像个牵线木偶一样重复了几十次。

初入朝堂这第一关就令人心生厌倦。江映华想起母亲一早的命令,顿觉头疼不已。

太后说,陛下女子为帝甚是不易,华儿既是她唯一的胞妹,就要做她的肱股之臣,尽心辅佐。嘱托人在朝中参详些时日,再决定日后是做个统军的大将,还是执政的相臣。

这两样,江映华一个都不想触碰。

直觉告诉她,自己的这位长姐那是个妥妥的蛇蝎美人,有野心,有抱负,也有足够达成目的的能力和狠绝的心思。入了庙堂,碰了权柄,便做不得寻常姐妹,日日心惊胆战,猜忌提防,可太痛苦了。

正如此想着,一个熟悉的嗓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臣参见昭王殿下,殿下千秋金安。”

江映华腹诽,安你奶奶的腿儿哟,本王有今日惨状,皆是拜你所赐。

“颜承旨有礼。” 江映华抬眸看着眼前一身绯色官袍的白面书生,唇角一勾,故意高声回了一句。这与众不同的待遇,引得朝臣齐刷刷将目光投向颜皖知。

眼前人感觉到众人的注视,那白如雪玉的小脸上,红晕一直爬到了耳根,又向下蔓延到了脖颈,此刻殿外的朝霞怕是都没这景致好看呢。

江映华心道,还是个脸皮儿薄的小郎君。今儿叫我逮着了,改日要你好看。

早朝散去,江映华提腿便开溜。

没走两步,陛下跟前儿的侍从小跑着来传话:“殿下留步,陛下召您书房议事。”

江映华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努力扯出了一个尚算规矩的假笑,由人引着前去。

一入内室,便瞧见颜皖知已经规规矩矩坐在长姐右侧下首的书案前了,还真是圣眷正隆,片刻不离御前。

未等江映华见礼,陛下指了指左侧下首的另一个书案,道:“过去,今日朕议事,你便在旁参详,录事。还有,等候查问。若是录错了一字,抑或是说错了一句,仔细你的皮。”

很好,陛下真是雨露均沾,如今这“圣眷”也落在了自己身上。

江映华听着此等威胁言辞,顿觉浑身不自在。迫于陛下威严,又不敢出言回绝,怯怯的走过去坐下,一抬眼就看见对面那人忍俊不禁的模样,狠得牙痒痒。

整整两个时辰过去,书房里的大臣进了出、出了进。

江映华早已如坐针毡,自己堂堂亲王,像个小书童一般重复着和颜皖知一样的差事,还要随时应对上首那位的拷问,和落难的老鼠掉入了猫窝没什么分别。

她心下盘算着,要如何才能报了颜皖知告状、嘲讽的仇,既不惹长姐恼火,又能不动声色收拾了这个当红小书生。

不经意间走了神儿,江映华并未注意到殿内来了新人,手上的笔滴着墨,昭示着握笔之人的倦怠。

一道紫色的抛物线迅捷的朝着江映华的脑门飞来,咚~的一声闷响,砸在了她光洁的额头上。

面门吃痛,她回过神来,低头见一颗葡萄滚落在手边。循着这“不速之客”飞来的方向,江映华直直迎上了陛下半是阴寒、半是怒火凝视着她的凤眸,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哆嗦。

江映华心下了然,能撞见颜皖知的地方,准没好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