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风云骤起要变天262(2 / 2)

司马睿缓步走回玉阶前,对赵王说道:“王兄,小弟看清楚了。”

赵王问道:“可是?”

司马睿摇头道:“不是。”

大殿上顿时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哗然,冯凭则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

孙秀大惊,急赤白脸地叫道:“睿王爷,您可看清楚了?”

司马睿转头看向呼延芷念,两人似乎能用目光交谈一般,互相已经心照不宣。

他对孙秀说道:“不错,本王看清楚了,确实不是。此女仅仅有些像其中一个刺客而已,但似是而非。”

赵王狐疑地看着琅琊王和呼延芷念,口中说道:“似是而非?”他无可奈何地掸掸朝服说道:“好吧,似是而非。”

随后对冯凭微微欠了下身子说道:“殿下受惊了,叨扰贵府,本王惭愧。”

孙秀急叫道:“王爷,他分明就是.....”

赵王喝道:“住口!此事到此为止,带无关人等出殿,本王要与诸位大人商议国事!”

孙秀只得作罢,他瞪了冯凭一眼,令殿前侍卫送呼延芷念出了大殿。

冯凭微笑颔首,孙秀看着他心中愤恨。

石崇走到琅琊王面前躬身施礼,不卑不亢地说道:“老臣当日在拙园救驾失利,恳请受罚。”

司马睿忙说:“怎能怪石公,您言重了。”

赵王看了他们一眼,走到殿前,面向群臣说道:“诸位都是大晋股肱之臣,应知圣朝现今内忧外患,国力孱弱。圣上宅心淳厚,崇尚无为治国,奈何每每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国之不幸。如今四境腥膻环伺,觊觎神鼎。我典午若不起而中兴,早晚将变为他族囊中之物。为今之计,当显天威,秣马厉兵,振服四夷,使海内臣服,万境归心。”

张华上前一步说道:“圣上仁厚,正是贤君性情。我朝国力趋弱,起于统边失利,连年战事不断,当以温功慢调。正如当年武侯所言,若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现今四境咸宁,正当休养生息,以殷黔首。这才是国之兴旺根本。若要付诸兵戎,疲以征伐,与事远矣,不若缘木求鱼。”

孙秀冷言冷语地说道:“司空大人认为我大晋整饬兵戎有什么不对吗?难道要等到强敌打到家门口才仓促应战!彼时死期到了,悔之晚矣!”

张华还要开口争辩,裴楷向他摇头示意,出班说道:“敢问大司马有何动议?”

赵王微微一笑,说道:“圣上常与臣言,愧对先帝嘱托,辜负了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近日圣上恰逢龙体抱恙,感慨人生无常,时日有限。遂起归隐之心。与臣谈起禅让之事,本王身为臣子,顿觉诚惶诚恐,奈何圣上坚持,本王无奈,只得权且应下,现与诸位商谈。”

冯凭一听他这话,心说这是风云骤起要变天啊!自己治好了惠帝的痴病,宫中生变的时间都提前了,我这算不算扰乱了历史进程?你们瞎折腾与我无关,耽误了我完成任务,可就和我关系大了。

殿中群臣听到赵王此言,发出一片哗然。

赵王与孙秀互视一眼。紫霞真人则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殿内立时安静下来。

张华抢步出班,跪地语气激烈地奏道:“禅让之事,圣人议之、圣人行之。老臣愚钝恕难附议。臣老迈,昏聩久矣,恳请王爷恩准,告老还乡。”

说罢匍匐于地,将头上进贤冠摘下放于地上。然后一言不发,起身径直出了大殿。

赵王气得脸色铁青,孙秀低声骂道:“不识抬举!”

赵王强压住怒火,手按剑柄睨视群臣,冷声说道:“还有哪位大人想请辞还乡的?站出来讲话!”

众人闻言不由得都打了个冷战,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不敢再多言。

冯凭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大司马.....”

赵王瞪向冯凭,用阴沉的声音说道:“皇太孙殿下有何事?”

冯凭语气非常轻松,说道:“我当然不是要请辞还乡,只不过凭儿年少,众位大人商议的事我实在听不懂,无趣的紧,想告退回府,请大司马恩准。”

赵王哼了一声,说道:“殿下请便。”

冯凭躬身施礼,离开大殿。

出了大殿没走多远,侯六六便附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公子,有人跟踪我们!”冯凭回头一看,见是一个青衣小太监。

那小太监见冯凭发现自己,便几步跑过来跪地磕头。

冯凭连忙往起扶,说道:“小公公千万别行这么大礼,我好像不认识你,你谁啊?”

那小太监跪在地上不起来,磕头不止,额上流血。他带着哭腔低声说道:“圣上想见殿下,请殿下一定要成全奴才。”

冯凭心中马上明白,他抬头四下张望,只见不远处有个人影鬼鬼祟祟地一闪而逝。

冯凭暗骂了一声,低头看着匍匐在地的小太监,心说你这不是给小爷我扎针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