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站在城楼观风雨160(1 / 2)

城门被打开,守城军兵吱呀呀地将吊桥放下。

吊桥厚重的桥板咣当一声落在护城河的对岸,在地上击起一阵烟尘。

守在对岸的大军立即蜂拥上吊桥,进入尚武门。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赵王军队全部入了城。

一行护卫保护着赵王登上城头,孙秀和崔明远跟在他身后。

一身灰头土脑的侯六六也从后面窜到冯凭身前,嬉皮笑脸地说道:“公子这些日子可好,小的可想死公子了!”

赵王目光深邃地看了冯凭一眼,他弄不清楚这位年纪轻轻的小皇孙,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内运筹了这一切,兵不血刃地将三军诓出城,自己的大军又如何能这么顺利地进入城中。

全过程没有发生一丝拼杀,没有伤亡一名士卒。

如果说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后生优秀到极点,充其量也就是血气方刚地逞气力之强,或是耍一些小聪明罢了。

眼前这位尚不到冠礼的小孩子,竟然做到了老谋深算的谋士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赵王入城自然欣慰,可为他铺平一切障碍的却是小皇孙,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大晋人主之人。这让他心生忧虑,并且越来越觉得骇然。

当初这位皇太孙远在西川时,赵王就有过耳闻,此子与今上一样,就是个愚痴智顿的笑话而已,不足为虑。

但后来楚王派孙虑去西川回来后,朝中风传先帝之灵在暗护这位太子遗嗣。

赵王对那些传言半信半疑,现在看到这小孩子的所言所行,赵王再不敢对他小觑了。

当初太子司马遹年幼时,被称为神童,也不过比一般小孩子聪慧一些而已。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多了。但眼前这小孩子的所做所为,不由得不让赵王心中害怕。

那日他的大军在去往长安受到伏击后,冯凭第一次出现在他的视野。

嵇绍护驾而死,血染帝衣。冯凭代帝吟诗祭奠,其诗慷慨而幽怨。

当时这小儿的智慧与呆坐辇上的痴帝形成鲜明对比。赵王对这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赵王拥兵自恃,想效仿董卓挟天子据长安以令诸侯。一度心中起了废掉惠帝,立这皇太孙为新帝的想法。

现在想起来,赵王不由得后怕。如果真把这小子立起来,说不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来恐怕后患无穷。

他对冯凭拱了下拳说道:“皇太孙辛苦了。”

冯凭不卑不亢地躬身答礼。

赵王回身对军校下令:“派快马速速追赶三军叛将,令他们立即率军转回!”

军校得令下去。

冯凭走到崔明远身前,与他轻声交谈。

崔明远看到冯凭将事情办得如此漂亮,心中大慰,便向冯凭陈述了这几日天子的情况,让他放心。

冯凭心想,我当然对这位皇爷爷放心。这老家伙,坐了一辈子龙椅却始终被别人呼来喝去,从未行使过一次帝王的尊严。

现在估计他早已经按耐不住卯足了力气,等不及要伸展潜伏在他心底的抱负了。

江山已近迟暮时,不知这位也已经年近迟暮的帝王,未来会有怎样一番做为。

只可惜现在天下一团糟,这位皇帝虽说在众人毫无觉察中,悄然间已经老瓶装新酒,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但摆在他面前的家国俨然就是一个乱摊子。以后有他难受的时候。

冯凭不管清明后的惠帝如何解决大晋的内外交困,只希望这位实权到手的皇爷爷,能帮助自己早些找到想要的东西!这才是冯凭最关心的事!

在冯凭眼中,当前的一切都像梦幻般如此不现实,他恍惚间总有一种似真似假的游戏感觉。

冯凭早就打定了主意,自己既然滞留在这里,不管任务能否完成,离回归现实至少还要三年多的时间。既是游戏,就尽情地玩!他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直至游戏结束,或是大梦醒来!

这时,已经远去的三军人马又回到城头众人的视野中。

远处被马蹄激荡的路面尘土飞扬。派出的快马行动神速,上将军已经接到赵王的书信,正急匆匆赶回洛都。

很快,率军去支援柏桑真人的上将军,在众将校护卫下,策马驰到城下。

上将军也不是傻子,见势早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知道如果应对不了当前的形势,等待自己的将是身败名裂。

此时他手持马鞭,指着城头的程据和石超骂道:“你们这两个逆贼!竟敢诓本将军出城,等柏桑真人回朝时,必将尔等碎尸万段!”

程据淡然看着城下的一切,不发一言。石超则指着城下骂道:“如今天子尚在,你们胆敢兴兵叛乱,反倒贼喊捉贼!好不知耻!”

赵王身旁的军校大声喝道:“城下叛军听着,如今赵王爷已经统御都城内一切军政。圣上皇恩浩荡,已然颁旨,叛军中凡弃械投降者,无论官阶高低,一律可得活命。如敢负隅顽抗,士卒者,坑杀!将帅者,凌迟处死,夷九族!”

上将军仰头鞭指赵王骂道:“成者王侯败者寇!今事若不成,大不了是个死!你这窃国大盗,妄传圣旨,难道想效仿曹逆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赵王怒喝道:“大胆!”

这时,只听一个清澈的声音说道:“没有人妄传圣旨,也没人挟持寡人。大将军,朕说过的话,谁也改不了。如果将军幡然醒悟,归附朝庭。朕对将军之前一切行径既往不咎。”

此话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所有人都听到耳中。

城下三军万余人的目光,都齐刷刷集中到城头。 只见一人缓缓现身在城头。正是穿着一身黄色蟒纹龙袍的惠帝司马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