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80(2 / 2)

在张希瑶的世界观里,她喜欢用钱来衡量事情的利弊。

女子在婚后不仅要孝顺公婆,伺候一家人的起居,还要付出高昂的生育成本。

要是下嫁。女子嫁人后,无法支配夫家的财産,只能靠嫁妆过活。钱财花完,她就只能任由婆家人摆布。不要说帮助原生家庭,她不拖累娘家就不错了。

至于挑个门当户对的男人嫁了,对她自己来说是不亏不赚的t。但是对原生家庭没有一丁点帮助。

女子只有高嫁才是划算的。因为她高嫁的话,她本人实现阶级跨越,原生家庭也能因此受益。

而北宋时期没有世族门阀,因为早在唐朝末期就被黄巢连根拔起,杀成绝户了。北宋初期到现在的士大夫们娶媳妇也不看出身,只看陪嫁钱财。

有许多士大夫的儿子就娶了商贾或地主家的闺女。

如果张家愿意给夏花出高额嫁妆,夏花是有可能高嫁的。

媒婆瞪大眼睛,“十贯?”

张希瑶颔首,“对!”

媒婆将信将疑,不过她问到了,媒婆也没有瞒着,“要是真有这麽高的嫁妆,秀才老爷有点勉强,但是童生老爷还是没问题的。要是不找读书人家,找个家境殷实的地主家庭也不是没可能。”

她伸手比划了一下,“家里有两百亩好田的人家抢着要。”

颂朝的厚嫁之风有多严重呢,《宗法条目》记载,“嫁女一百贯,娶妻五十贯”。也就说,在士大夫阶层,聘闺女比娶媳妇要多花费一倍。这个规矩是从上往下扩散的。士大夫高嫁女儿是为了攀比,彰显自家是殷实人家。而百姓就没有士大夫这麽浮夸,他们更为务实,他们一比一陪嫁,通常是为了结高亲。好让亲家带旺自家。

如果是门当户对,通常会给彩礼的一半作为嫁妆,算是全了两家的情谊。

如果一点陪嫁没有,除非是家里遇到困难。就比如张家这种情况。百姓把闺女下嫁,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如果张家可以出十贯嫁妆,她能找到的夫家差不多是出十贯至二十贯彩礼的人家。这样的人家一定是有财力的地主阶层。

张希瑶点点头,表示理解了。

许氏送媒婆出去,“等我们问过公婆后,再给你答複。”

媒婆起身告辞了。

媒婆一走,陆氏就拉住张希瑶的手,“阿瑶,你告诉大伯娘,你阿爷真的打算给夏花十贯嫁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