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举试是只是考试么?110(1 / 2)

  只身在外,弱冠的孙夫子还是第一次遇到这般热心的学子。他们不仅会在学问上互相帮助,在生活小事情里也热心得很。

  这里面譬如,日常打个热水,去买些吃食回来,倘若他们自己要去做的事情,均会随手就帮其余人做了。

  接连半旬的日夜相处下来,他们这个普通廉价客房里的二十余个学子,自然而然地感情好得都快要结契似的。

  要知道,大家都是孤身来到大州城的贫穷子弟,下意识就更加惺惺相惜,更能主动理解对方境况中的不容易。

  而他们之中那几位多年考不中的学子,他们这些新来的学子还会竭力宽慰对方,开解对方,诚心祝愿对方逢考必中。

  结果,直到院试应试那一天,他们这个客房里的学子们都出事了。

  他们一觉醒来已经是日落时分,任凭他们狂命往贡院赶去,院试第一场已经与他们无缘。

  当他们六神无主,惊慌失措,惶然无助地跪坐在贡院门前,痛哭流涕地跪求考差开恩,都于事无补。

  错过了这一遭,就得又三年。这般令人不甘地错过应试,个中苦楚,只有他们才能体会。

  待当天晚上他们回到客栈,他们才惊觉自己客房里少了两名三十几岁的学子。

  这才让他们幡然醒悟,平日里都十分警醒自律的他们,为何次日竟是睡成了死彘似的,原是人为,非偶然也。

  最后查明,他们是被人下了迷药。

  这以后,他们才得知,他们这些年轻的贫寒学子在那些多年未中的学子的眼中,是一个威胁,他们觉得年轻的他们少一人,那些大龄学子便多一个机会。

  可笑、可悲、可叹!

  实际上,哪怕没了他们这十来个学子,那几人也不会中。

  就南州城而言,一场院试就足足有一万五千余人参加,而取录者仅七百余人。

  他当时真无面归家,识人不清的悔恨侵蚀了他许久。

  接着,过了三年,他又一次鼓起勇气,踏上了从盐边县往南州城的赶考之路。

  这一次,为了避开那些险恶人心,学子间的互相倾轧,他选择了落脚在南州城内的寺庙里。

  按照他的计划,他是打算在临开考前,都几乎只呆在寺庙里,闭门不出,早晚书不离手。

  他半点都忘不了家中老父亲老母亲为其节衣缩食,一文钱一文钱地抠出赶考银子的身影。自责使得他更小心谨慎了。

  偏偏,在院试前一天,他在寺庙内就碰上了一件“人间惨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