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诗篇(二)62(1 / 2)

我们继续来看《诗篇》,看应该怎么样分组,读的时候才能够兼顾前后关系。

各位记得吗?上次我们讲到了《诗篇》22、23、24篇,再来要讲96-99篇,这几首有共同的主题:上帝掌权、上帝作王。这是旧约圣经中最接近上帝国度的观念,这几首诗篇应该要放在一起看。

再来是113到118篇,希伯来原文称这几首为“赞美诗篇”,是在逾越节的时候一起唱的,其中《诗篇》118篇我们也经常用到,这首诗篇告诉我们“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但是我们要记得这是旧约时代,是在逾越节唱的诗歌,而不是主日或其他日子唱的,是逾越节的时候唱的。这首诗篇向上帝呼求说:“主啊,求你拯救我们,求你拯救我们。”这里的拯救在希伯来原文是“和散那”,可惜的是我们今天都把和散那当成是天国的问候语。“和散那”,其实这是自由的呐喊,和散那!耶稣在逾越节骑驴进京的时候,群众就是向祂高喊:和散那!他们当时真以为耶稣会救他们脱离罗马人的统治,可惜耶稣进入了城门以后,是向左转而不是向右转,群众就止住了喊声,因为耶稣接下来手拿鞭子,把圣殿里做买卖的人都赶了出去,而不是把罗马人赶出去。罗马人的堡垒在右边,圣殿在左边。耶稣骑驴进京的时候,群众纷纷把棕树枝丢到地上,高喊着:和散那!和散那!求你现在就拯救我们!过了几天这群人失望以后,改口高喊:钉死他,钉死他。祂没有利用价值了,我们宁愿放了巴拉巴这个自由斗士。不好意思,我好像有点离题了。不过这些都是来自《诗篇》118篇,赞美诗篇吗,是逾越节的时候向往自由所唱的歌。

再来是上行诗,120到134篇被称为上行诗,意思是往上的诗篇。耶路撒冷位在山上,山顶有一点凹陷的地方,但所有的朝圣者都必须上到耶路撒冷。“往上”在希伯来原文是aliyah,所以他们今天会这样问以色列的移民说:“你要上去耶路撒冷吗?你要往耶路撒冷上去吗?”这是他们一面上耶路撒冷一面在唱的诗歌。

《诗篇》121篇对我和师母有很深的含意,因为几年前师母的眼睛罹患癌症,她当时有生命的危险,病情很严重,医生尽全力来抢救她。她在医院里的时候,我正在准备那个主日的讲道内容,上帝引导我去看《诗篇》121篇,我发现每一节都在讲眼睛,“我要向山举目”。在耶路撒冷走路的时候,如果眼睛往上看会很危险,因为那样很快就会跌到,因为一路上凹凸不平,往上走的时候眼睛得一路看着地面。但是诗篇作者说:“我要向山举目。主啊,请你帮我看路。”然后讲到上帝是以色列的保护者,这“保护者”一词在希伯来原文是“眼皮”,“上帝的百姓是祂眼中的瞳仁”,我们眼睛里的瞳仁形状看起来像就一颗苹果,上帝珍惜我们、保护我们,就好比眼皮保护瞳仁一样,因为眼中的瞳仁是全身最脆弱的地方,只要有危险,眼皮就会立刻闭上保护它。我那天讲那首诗篇的时候,自己也很享受,在座有一两个人也在。我就一节一节的解释,月光和阳光一样,也可能灼伤眼睛,如果你露宿在满月的月光下,眼睛很可能灼伤,所以上帝是我的保护者,白天保护我不被太阳伤害,夜间保护我不被月亮伤害。我那天讲完了这首诗篇,就带着讲道录音带赶去医院,但是有一个信主两个月的年轻护士抢先我一步,她给了师母这一句经文,“我要向山举目”。几个礼拜后,连绷带也不用包扎,师母就跟我去加拿大爬洛矶山,后来癌症没有再复发,主真是怜悯我们。

这是一首上行诗,往上到耶路撒冷,“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所以这组诗篇需要放在一起读。

最后一组是146到150篇,这些都是哈利路亚诗篇,哈利路是指赞美,亚是指雅威、就是上帝,哈利路亚就是赞美主,这几首都是赞美主的诗篇。《诗篇》最后一篇是150篇,有一首诗歌叫做“弹琴赞美祂”,有没有人知道?这首活泼的敬拜诗歌就是取自这首诗篇。

我很喜欢现代版本的《诗篇》,因为很容易唱。看完了这几组诗篇以后,再来要看看诗篇的类别。接下来我要讲“请”、“谢谢”、还有“对不起”这三类。因为这三类的形式很特别,形式和内容十分搭配。

“请”的诗篇通常称作哀歌诗篇,这种诗篇是哀歌,是作者内心的呐喊,作者因为不幸的遭遇感到哀痛悲伤,于是在悲伤中发出呐喊。这类诗篇常流露出自怜自艾的心情,但因为向上帝表明心意便得到了医治,不会一直陷在自怜自艾之中,而会向主哀告说:“主啊,我心里很难过、很痛苦。”有的时候是因为生病、生了重病,人在生重病的时候,灵里往往会很低潮,对不对。我不只开过一次刀,每一次我都带很多灵修书籍去住院,但是每次都没读,因为没有想到开完刀会很累,灵里会陷入低潮。有些诗篇的作者他心里难过是因为疾病,或者是因为遭遇了不公平的事、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当然人生本来就不公平,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我们很容易因此而自怜自艾,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才对。比如能力比我差的人却获得升迁,这实在不公平;或者是我的孩子死了,别人的孩子没事,我们会很难过,觉得不公平,也有诗篇谈到这种心情。

这些哀歌诗篇的形式都一样,节奏非常缓慢,曲子很像哀歌,像是葬礼上的哀歌一样,音乐节奏十分沉重。我们很容易看得出来,有些诗篇活泼喜乐,有些诗篇沉重哀伤。哀歌的形式都一样,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向上帝呼求;第二,抱怨不公平的事;第三,宣告自己相信上帝必施行拯救;第四,祈求上帝拯救;最后,起誓要赞美主,“你若拯救我,我必赞美你。”所有的哀歌诗篇都是按照这个形式,很有意思,所以整篇都得读,光读几节不能够明白全部。诗中的心情是渐进的,有一个平衡,如果你只看第一部分,就会陷在自怜自艾中,但是最后都是说:“我实在无法赞美你,但只有你拯救我,我一定会赞美你,这是我向你所起的誓。”是不是很诚实?我们不必为每一件事赞美主,但是要在每一件事当中赞美主,我很高兴《圣经》不是叫我们为每一件事赞美主,你不可能为某些事赞美主,但至少你可以答应上帝,只要情况好转你就会赞美祂。哀歌诗篇通常是以誓词结束。

描述个人心情的诗篇大多是哀歌,但也有很多是感恩的诗歌,是在蒙拯救之后写的。各位记得吗,有十个麻疯病患被耶稣医治,但只有一个回来向耶稣道谢的。有很多的教会会在聚会之前举办祷告会,但是有次我去南非一个教会,他们的祷告会是在聚会结束以后,我觉得很特别,就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我们想谢谢上帝。”我们常常会求主在聚会中赐福,求祂与我们同工,求祂动工,但唱完最后一首诗歌后,大家就急着离开,忘记感谢上帝。但是南非这个教会每次聚会完,对不起,不是南非,是纽西兰,那个教会每一次聚会完以后,都会有一个祷告会来感谢主。我跟他们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很容易祈求主做一些事情,却很少在事后回来感谢祂。

这些感恩诗篇也有很特别的形式,每一篇都有四个部分:第一是宣告,我要赞美主。第二是叙述为什么事赞美主。“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祂医治我一切疾病”。“救我的性命脱离毁灭”这是讲到为什么事赞美主。第三部分是见证上帝的拯救。做见证很好,有一首诗篇说:“愿被救赎的百姓都说……”,如果上帝赐福给你,你必须跟别人分享,这就是做见证,我们今天早上就是在做见证,这是感恩诗中的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起誓要赞美,继续赞美上帝的作为和祂的拯救。所以这几类诗篇都有都有固定的形式。

第三类是忏悔诗,这类的诗不多,比较少,《诗篇》51篇是最明显的忏悔诗。忏悔诗也有固定的形式,我们应该留意它的形式,因为当中有平衡。《诗篇》中的敬拜有很好的平衡和模式,如果我们的敬拜都是随兴的,就不会有什么模式。模式其实很好,在形式和自由之间要取得平衡,太拘泥形式就会太呆板,但是太自由就会乱成一团,两者都需要,也要有个平衡。

我发现当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时,上帝最能够使用我们,充分准备,并且献上所有,在这样的时候,上帝最能够使用你。但是如果你毫无准备地来到主前,说要让圣灵自由动工,通常不会有什么果效,除非真正有紧急需要,上帝也许会动工。但一般在敬拜时很容易流于我所谓的“灵恩仪式”,所以不能够毫无准备。所以向上帝说话有一个适当的仪式,使用《诗篇》可以帮助我们无形中养成正确的敬拜习惯,就像是学钢琴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地练习do、rei、mi、fa、so、la、si……,要努力练习这些机械化的动作,但是练久了以后,不用想就可以弹得出来了,我相信敬拜也像这样,透过机械化的动作来学习敬拜的形式。能够有一个形式很好,可以反复地练习到自然地使用出来。大卫写这些诗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按形式写的,但是形式会带出平衡和对称,这应该是很好的操练,你们觉得对吗?

最后我们再来看几类特别的诗篇,这些总共有四类。前面谈过有几组诗篇要一起看以及诗篇的分类,也谈到不同类的诗篇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现在再来看几类特别的诗篇。

第一种是君王诗篇。这很自然,因为大卫是从生活中写出这些诗篇,他原本是牧童,所以写出“耶和华是我的牧者”,但是他后来也成了君王,所以他写出君王的心情,这是他真实的亲身经历。《诗篇》二篇是描述登基的诗篇,我前面已经提过了,但是还有几首诗篇的内容是我们英国国歌所引用的,把这些君王诗篇放在一起,可以看出英国国歌的影子,“求主拯救我们的女王,赐她胜利。”还有一首诗篇说:“赐王在战场上得胜。”“赐她胜利”这句歌词就是这样来的,你会发现英国国歌是由《诗篇》经文组成的,唯一的差别当然就是我们的女王并不是上帝子民的女王,所以有一些歌词其实并不能用来形容她。

但是有很多以色列之外的国家自以为是上帝所拣选的国家,美国曾经这样认为,恐怕也有很多英国人认为英国是被拣选的国家,你也许听过有一个教派叫做英国以色列主义,仿佛我们很特别一样。我告诉你,在上帝眼中,英国并不特别,上帝非常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一点,上帝只拣选了一个国家,就是以色列,这点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其他的国家都不特别。南非自以为很特别,自称当年牛车大迁徙来到特兰斯瓦,正是《出埃及记》这卷书里所描述的旅程,他们几乎把这个当成宗教来膜拜。很多国家自以为是上帝拣选的国家,其实不是,我们都是外邦人,绝对不要忘记了这一点,我们被接上了犹太人的根,赞美主。但我们是外邦国家,不是特别的国家。

这些君王诗篇是为以色列的君王写的,但我们基督徒将来会和基督一同作王,所以我们其实也可以唱这些诗歌。有一首诗篇在讲皇后,有没有读过《诗篇》四十五篇?都在讲皇后,她觉得自己不配当国王的妻子。你也应该有这种感受,因为你是基督的新妇,你是英国的皇室成员,你将来要和耶稣一同作王,你要活出皇室成员的样子。百姓的想法是皇室成员比一般人都要尊贵,不会活得像老百姓一样卑微,所以你要活出皇室成员的样子。

这些君王诗篇有很多信息要告诉我们,你知不知道狮子和独角兽是从《诗篇》22篇来的?早期有英译本把独角兽译错了,因为根本没有独角兽,但早期译本的《诗篇》22篇有狮子和独角兽,英国国徽就是这样来的。还有加拿大曾经自以为是上帝拣选的国家,全球只有他们国家自称为加拿大权柄国,这是从《诗篇》72篇来的,“上帝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知道那海。”因为加拿大的领土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便自认为是《圣经》所说的权柄,自以为很特别,有主的权柄。有很多国家自以为是上帝所拣选的国家,因此误用了《诗篇》。

但是大卫当然是理想君王的模范,他是一个合神心意的人,虽然他曾经犯过大错,却仍然一个是合神心意的人,所以犹太人一直在寻找大卫的另外一个子孙,于是从君王诗篇带出了弥赛亚诗篇以及预言诗篇,这是我接下来要谈的第二类诗篇。

“弥赛亚”这个词是指受膏者,受膏者,以色列每个君王在登基的时候都要用油膏抹,这油象征圣灵。英国国王和女王在登基仪式中也有用油膏抹的仪式,使用二十四种香草混合制成的油来膏抹,但是,用油膏抹其实是以色列王专属的。“受膏者”这个词的希伯来文就是弥赛亚,在旧约圣经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诗篇》二篇,上帝说:我已经在锡安山立我的受膏者,我的君,祂嗤笑那些自以为能够挣脱祂权柄的人。

如果把《诗篇》看作预言,你会很惊讶地发现,新约圣经引述了二十处《诗篇》的经文,都是关于大卫子孙的预言,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一下,我只挑几个来讲。

“上帝必称祂为儿子”;“上帝必将一切放在祂的脚下”;“上帝必不叫祂在阴间见朽坏”;“祂必被上帝离弃,遭到嗤笑,手脚被钉穿。衣服被拿去拈阄,但祂的骨头没有一根断裂”;“祂必因假见证被指控,必无故遭到恨恶,祂必被一个朋友出卖,祂必被迫喝下醋和胆。祂必为敌人代求,出卖祂的人必丧失职分”;“祂的敌人必做祂的脚凳,祂必做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祂必做房角石,奉主名而来”。

以上这些新约经文都是引述预言弥赛亚的《诗篇》,大卫自称为先知。因为他能够看见别人的未来。大卫没有亲身经历过、却能够体会耶稣在十架上的痛苦,可见这是神所启示的。没有人钉穿大卫的手脚,没有人为他的衣服拈阄,但是《诗篇》22篇却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你为什么离弃我?”又说:“他们扎了我的手脚。”这里并且指出了耶稣的一个身份,“我是一只虫”,你知道耶稣的其他身份,祂说:“我是复活和生命,我是天上的粮。”但这里说:“我是虫,人对待我像对待虫。”这是预言,大卫是在圣灵的感动之下,见到了自己的一个子孙,遭遇到极大的不幸,他被朋友出卖、他的衣服被拿去拈阄、他的手脚被钉穿,他被嗤笑说:“让上帝来救他吧。”全在这里,那些诗预言弥赛亚的诗篇,大卫没有亲身经历过,却指出将来会有一个人经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