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会战 第054章 放权与布局55(1 / 2)

梅苗,格拉斯夫大厦。

中、英、美三国,远征军最高指挥部。

此行,蒋介石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同古作战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令他对缅甸局势发展有了极大的底气,作为同盟国亚洲战区的最高指挥者,他决定在此举行首次缅甸战争三国军事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员该来的都来了!不仅有史迪威这样的美国高级将领,英国亚历山大将军、斯利姆中将迫于形势亦不得不亲自前来,亲信将领坐满了厅上,林蔚、罗卓英、杜聿明、张轸、甘丽初、周至柔、戴安澜、廖耀湘、余韶、孙立人、陈勉吾等,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诸位!”

操着一口浓厚的乡音,蒋介石略显激动地说道,“此次全面布置缅甸作战会议之前,有件事必须再次重申,那就是委任美国史迪威将军作为缅甸战局最高指挥者,由他替我全面主持缅甸战局。”

史迪威微微会心地一笑,朝着众人点头示意。

显然,他明白蒋介石终于领悟将缅甸战局的指挥权交出来多么重要,此举绝不是交给一个别人眼中或许只会纸上谈兵的倔强老头,而是表明中国人相信美国,相信罗斯福,在世界局势纷繁复杂面前,最终选边站队问题!

“此外,另有一项重要人事任命,即任命罗卓英将军为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协助史迪威将军指挥战局!”

罗卓英急忙起身,今天早起时,他特意选了套最合身的军服,胸前镶嵌着一枚黄埔北伐时校长亲自颁发,亲自替他戴上的军功勋章,嘴角散发着带着淡淡得意的微笑,剑眉舒展,戴着一副金丝薄边眼镜,更彰显儒将之风。

他整张脸洋溢着神采,校长信任他,委以重任,相信不久便会更上一层楼,“谢校长信任,愿与诸位同僚和舟共济,报效党国!”

众人面色各异,有嫉妒,有羡慕,有的坦然!

唯独杜聿明,面色平静,看是波澜不起,实则心中酸楚旁人岂可知晓!

三月初,大军征战缅甸之时,蒋介石亲口答应杜聿明只需向他负责,且以副司令之职代总司令之职,即所谓“以副代正”现在倒好,仅仅个把月,就像缅甸三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了!

任命罗卓英前,校长丝毫没有亲口或者委托他人向他提及此事!即使重新任命一个总司令,起码也得事先说好副总司令与总司令之间究竟该怎么“相处”吧?

不打招呼,没有明示或暗示,下一步一旦涉及军事指挥权的问题,难免扯皮牵扯精力,权力毕竟有限,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就那么一点点,有限的权力如果都被剥夺,那么委实让杜聿明心中没有底!

可以简单地想一想,试问,倘若罗卓英坚决执行史迪威的战略?且坚决执行绝不打折?那么关键时刻,他杜聿明究竟该不该听罗卓英的?听了罗卓英的,不就是等于听了史迪威了吗?

史迪威此人,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杜聿明心中也有了几分了解。

此人志大才疏,虽然一心想帮助中国,毕竟已是六旬之人,思想僵化顽固,他的战争思维依旧停留一战时期,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仍然停留在阵地战、消耗战的思维上,根本不在意牺牲多少中国将士的性命,他认为假如中国将士没有牺牲精神,那么何来美国倾囊相助!

有一次,杜聿明无意间发现美国一份报纸将史迪威比作清朝末年协助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的戈登,他的事迹比作戈登常胜军的事迹!杜聿明心里不是滋味,戈登的洋枪队和前期军队流氓华尔手上血债累累,他们就是屠夫,不知杀了多少中国人,沾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

此类比喻简直有点胡闹,他命人将报纸送给史迪威,想试一试他对此番报道的态度。想不到史迪威对该报的记者没有任何指责,相反只是一笑置之!

杜聿明很恼火,此举说明什么?

说明史迪威心中仍然存在着浓烈的殖民主义思想,他想凭借美国政府的装备来利用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境内建立起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军事力量。 比如他向蒋介石提出要在印度训练十万远征军,由美国教员教学,校级以上军官由他任命,这是什么要求?这不是想将中国十万热血青年变成史迪威的家丁武装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