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比例40(2 / 2)

就像上次腌腊肉灌香肠买的四条后腿,是他和小姨跑了几个集市买的。价格最便宜,比贵的少了七十块,比镇上少了快一百二。

曹铭花不在意李潮的小算计,省钱是给她省的,她有什么不满意。不过这段时间她花钱确实有点多了,把她家除了五万之外的钱花了一半。

唉,这也不怨她,她已经能确定自己的感觉,一年后钱币兑换的比例是1:10000。

她脑子不灵光,上辈子很多事太小记不清,没知识没文化又搞不清钱币兑换里的猫腻,她仅仅能算到,她家所有的钱加在一起才能兑换六块钱。就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六块钱能买多少东西?

她意识到家产六块时,心情和过山车一样,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她压根没暴富!她就知道她没暴富的命!

重生归来看到五万块时的兴奋,就是一场笑话,一场赤裸裸的黄粱一梦。

她花钱是钱换成物品,比钱值钱,这也是上辈子她和她妈在农村的生活,为什么比在梁城富裕的原因:是她家有粮食。

钱贬值粮食不贬值,她家的粮食是恒产,有粮食就意味着生活富足。城市里的粮食需要购买,她娘俩没挣钱门路,社会福利照不到她们身上,她们的生活标准自然急剧下降。

此时钱在农村还当钱用,是像她爷奶这类经历过天灾人祸的庄户人多,他们大道理不懂,唯一坚信的就是粮食垛高了心里踏实。粮食垛里堆够一家人吃两年三年的粮食,他们才会认为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没见找大伯盘炕的人排起队来了,如果缺吃少穿粮食垛里是空的,谁还有盘炕的心思。

庄户人的理念是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我就是存粮食,有了粮食才能在闹饥荒时不饿肚子,家里的孩子们才能活下去,吃喝不愁的是天底下最幸福美满的事。这与后世人们经历过风雨后,一心存钱的理念何其相似,如出一辙。

此时大多数庄户人吃喝不出村,以物换物,钱在农村失去了流通的价值,和一张纸没区别。但她要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农村的物价低,她手里的钱值钱,一旦她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她的家产也就六块钱。

所以她花钱一点也不心疼,她不心疼别人心疼,曹奶奶坐上去梁城的骡车一直在嘀咕,“咋这儿贵啊,骡子就吃点草,咋能要这么多钱!”

他们一行五人,凌晨从曹庄出发,借村里的骡车到镇上,没花钱。从镇上到梁城坐车贩的车,一人30,五人150。

有俩小孩儿原本还想搞搞价,结果车把势见他们拿的行李多,反倒想让他们加钱,争执最后不加不减。

骡车按人头也按重量,像他们拿这么行李的,自然要多加钱。行李多是曹奶奶给曹鸿青、及她仨孩子做的大小衣服鞋袜,太多。

从解放开始分地,风调雨顺三年了,谁家里都是锅满瓢满,曹奶奶一心思念闺女,平常难免给闺女、外孙、外孙女多做了一些手工活。这次去看闺女,自然都带上了。

曹爷爷想劝,张不开嘴。曹铭花想说,曹奶奶先堵住她的嘴,“乖,我每年给你也做了,你的都穿了,恁表姐表哥的是攒着的,才显得多。”

瞅瞅,她奶奶也很会说话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