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孟姜女12(2 / 2)

从这天起,赵孺益开始教三小只画水彩画,他边画边讲解如何用笔。

每当三小只拿起那支毛笔,轻轻蘸取墨水,然后在纸上留下一笔一划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

而当灵子看到那一张张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时,内心更是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喜悦。

这不仅仅是因为灵子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更重要的是,三小只从这些作品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

赵孺益他的第一张示范画,是跨过墙头的一枝桃花。他画完后,既没有签名,也没有题字。

何晓恩知道了书画作品要配以文字,他拿着那张画举到了赵孺益的面前问他:“要不要题字。”

赵孺益考虑了一会儿说:“小知音,你把这张画带回家去你的二姨题字吧!她的那笔字,真是字若其人呵!”

赵孺益说完这句话之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您为什么叹气?”何晓恩放下了手里的画作,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赵孺益只是低头看了小恩一眼没有回答。

结果发生一件让他没有想到的事情。何晓恩也跟着叹出了一口长气,喃喃地说道:“唉!看来,我还是需要等到长大了才能知晓答案啊……”

就在这时,赵儒益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他那爽朗的笑声仿佛穿透了整个房间。

这突如其来的笑声让在场的人都不禁感到有些惊讶和疑惑,但同时也被他的笑声所感染。

但是灵子总觉得他的笑声中带着一些凄凉。

这是一种中年人在社会上四处碰壁,而带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豁达,看来他的心理年龄要比他的生理年龄大很多。

又是一个星期天,三小只无所事事的又来到了赵家,三个人在他们院子里和孺山玩,他在给小恩做一个鸟笼子。

赵婆婆笑眯眯地对我妹子说:“你们又来了!你跟你们家的桃树枝一样,尽往我们家跑。我们应该叫你们‘何赵女’!”

“何赵女?为什么?”蹲在孺山旁边看他做鸟笼子的小恩疑惑的问。

“你没有听说过孟姜女的故事吗?我给你讲一讲,你就明白了。”

三小只的这个年龄正好是爱听故事的时候,一听到一听说有故事听,立刻围坐在赵婆婆的身边。

此时他们正围坐在一棵桃树的下面,这棵桃树长在何家的老宅那一边,不过他站在墙边,所以枝叶伸到了墙的这一头。

赵婆婆在桃树下一面做针线一面给三小只讲:“在秦王朝统一全国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在墙边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爬到墙那边去了,在邻居家的院子里结了一个非常大的葫芦。这家邻居姓姜,他们把这个大葫芦摘了下来归为己有。孟家不答应,就和姜家打官司。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是个和事佬,他拿了一把菜刀,准备当堂破开这个大葫芦,分给一家一半,这宗案子就算处理了。可是,当他一刀切开大葫芦,里面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两家人一看都很喜欢她,都抢着要把她抱回自己家里去。”

这时,聪明的县官把菜刀一挥,说:‘不要抢了!这个小女崽子也是你们两家的;你们如果不愿意合养,我就把她剁成两半,一家得一半!’吓得两家人‘扑通’一声跪下,请求县官大人不要动刀子,他们立刻答应合养。后来,这孩子就叫‘孟姜女’,她从小就在这两户邻居之间穿来穿去,跟织布的梭子一样,——也跟我们的灵子和妹子一样!”

“妈说得对,”孺山对我说,“你们是应该叫‘何赵女’。”

“你也常到我们家去找我,那你为什么不叫‘何赵崽’呢?”何晓恩感到姐姐和妹妹都要不属于自己了立即反驳道。

赵婆婆叫他们两人不要吵,继续听她讲故事。她讲的后半部分,千里寻夫、哭倒长城、跳海成礁等等,倒与一般的民间传说大同小异。

但是她对孟姜女的丈夫范喜梁的戏剧性描述,却有其独到之处,大意如下:小文官范喜梁,竟敢呈书于秦始皇劝阻焚书坑儒,始皇帝大怒,四海之内通缉:凡捕得逃犯者,赏黄金百两。范喜良逃到孟姜女的绣房,两人一见钟情。孟姜女将范喜梁隐藏多日,这对有情人吟诗作画,感情日益加深。

孟姜两家,为了女儿名声,只好同意这对有情人秘密结为夫妻。就在洞房花烛夜,由于坏人告密,范喜梁终于被捕,流放到边塞服苦役、筑长城。

“秦始皇为什么要活埋人?”何晓恩提出了他自己最不能理解的问题去问孺山,因为他从来不对这个比他岁数小的小男孩儿说,你大了就会知道。

“因为他是个暴君。”

“暴君是什么?”何晓恩显然头一次接触这个词感到十分迷惑,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暴君就是乱杀人的皇帝。”赵儒山给了弟弟一个不是十分准确的解释。

“为什么暴君要活埋读书人呢?”小恩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技能又发动了。

“他怕读书人起来造反。”

何晓恩感觉自己是收获满满的一天。今天他接触的新词越来越多了,他接着问:“什么叫造反?”

“造反就是起来反对他,打倒他,自己当皇帝。”

“噢!我明白了,变成了读书人,就要起来反他……可是,读书人为什么要当皇帝?”何晓恩对孺山的解释好像有些理解,可是他的理解反而带出了更多的问题。

“我也不知道,你问秦始皇去!”有问必答的赵孺山终于被问倒了。但是他也只说自己不知道这个问题,而没有向其他大人那样掩饰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赵婆婆插话:“反正我养的这三个儒:孺益、儒尔、儒山,做梦也不会想当皇帝。唉!他们连混口饭吃都不容易呢!”

孟姜女的故事,所以会流传到今天,是因为它揭露了历史上的暴君与苛政,它歌颂了一位纯真女性的深情。

至于范喜梁如何死于长城,谁也没说过,任何对中外历史略有常识的人,都会相信赵婆婆的说法——范喜梁是由于触犯了统治者而服苦役以至死亡的。

三小只回家把听到的故事讲给了两个姨听,虽然他们讲的乱七八糟,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把故事的逻辑关系和事情的发展顺序都相反了。

四姨当时就看了三姨一眼。“来,我给你们几个说,来,我给你们讲讲白居易写的长恨歌的故事。”

三小只一听,又有故事听,连在她面前坐下,排成了一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