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搞砸了278(1 / 2)

“这还用问吗?自然是太子的身体原因了。”

皇后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想让太子去解决西藏问题,然后给他之后继位增加一份的资本。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西藏问题,其实是一镀金的机会,汉王和皇上亲自在背后操盘,自然是万无一失,到时候恩威并施,军队开上去,只要到达西藏,然后谈判解决问题,或者一声令下,直接武力压服,便可以得到巨大的政绩。

虽然说有了朱林的支持,太子的地位本就是稳如泰山,日后定然会成为皇帝,但是皇帝和皇帝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比如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到现在的洪武皇帝,他们哪一个不是震铄古今之人?

就做皇帝而言,他们都可以名垂青史歌功颂德。

但是想要名垂青史,定然要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况且太子从小就想报效国家,为国争战,如今身体不好,就算不能成为对峙沙场的元帅,但也可以外出巡游,也算了了他幼年时候的心愿。

因此,太子便将自己的心意告诉了皇后,皇后爱自己的儿子便来和,皇上和汉王商量一下,能否让太子等这次出使西藏的主使。

毕竟没有那个皇上能拒绝的了名垂青史和歌功颂德一般,但要想达到以上的两个成就,这样的皇帝要不然有雄才大略,要不然在位时间长,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雄英自然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想抓住这个机会,毕竟他就算将来可能继位时间也不会太长,不是每个人都是朱高炽,只用了十个月便可以将自己的贤名传播百年。

皇上之所以想提携常家一把的,也算是为太子铺路了,他也考虑过让太子去西藏,但是太子的身体不好,路途遥远不乏穷山恶水,万一一个舟车劳顿,出现了什么意外?大明可就又要出现新的政治危机了。

因此,皇上再三决定还是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只不过观察了一下朝廷重臣的动向,发现他们都想揽这个肥缺,皇上又忍不住犹豫起来。

害怕打破原有的朝堂上的格局。

最后,朱林建议将这个任务交给一个宗室子弟,也算是为大明宗室培养新的人才。

如今,大明宗是真正有才能的,还是他们老一辈的几个亲王?

他们虽然还没有老去,但是也该着手培养接自己班的人了。

虽然朱林,他只不到四十岁,但要知道,在明朝这个时期,正常人均的寿命也才四五十岁,虽然达官显贵寿命长久一些,但是也该考虑了培养后继之人。

皇上自然能猜到朱林是想为大明培养一些宗室上的人才,因为只有老朱家的人才最值得相信。

封建主义家天下的理念核心是不会改变的。

正是如此朱标才能欣然同意,不过就在此时,却遇到了皇后。

看到皇后眼神中的不解,朱林还是决定解释一番。

但他还没有说话,皇后便先开口了,他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汉王太子现在的身体已经僵养的不错,这当然有太子妃的功劳,但是太子已经到了年岁,自然要为皇上分忧,要挑起大明的担子,他现在身体已经不错,可以进行骑马,您就没必要太过忧虑了。”

“皇后久居江南,对于地理或许不太明白,我大明有能人周游天下传写地理地质,从高到低地势的高低不同。”

“而最高的地方无异于青藏高原平均的海拔,可以达到一千两百丈。”

皇后在听到朱林的解释之后,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一千二百丈,那是多高的山呀,恐怕比泰山华山之类的五岳还要高出不少吧。

地理中曾有言,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氧气越稀薄,氧气是人所赖以生存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呼吸的气。

越是靠近高海拔的人,对他们的心肺功能要求的越多,但是太子殿下早年被伤了心肺,现在经过补药的滋养,虽然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内里却亏欠甚多。

一般人啊,出现是高原反应,最多头疼几天,但是太子不同,他的心肺本就虚弱。

如果让太子去了青藏高原,那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一般的人要是敢把死和太子联系在一起,绝对活不过今晚,但是朱临可以。

虽然朱林的话有些难听,但成功的吓到了皇后,皇后知道汉王没有理由骗她,毕竟太子也是汉王的女婿。

“真的严重到这种地步吗?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过海拔和所谓的空气稀薄呢?”

“天书上的所有的东西,难道要我一字一字的给您解释吗?规矩摆在这,我不能主动的多说。有损福报。”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作罢,但我还有一句话说,这个任务不能交给我的两个弟弟,他们二人行事浮夸,免得出现什么差错,还是皇上另选一个稳妥一点的人吧。”

皇后自然能分得清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不重要,既然太子殿下的身体不行,那就没有必要冒险。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他贵为太子,自然要规避所有的风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穷途末路的愚蠢之辈才会做的事。

皇后最后说的话,倒是令皇上和汉王有些意外,原本二人以为拒绝太子之后,他一定会为厂家揽下这份差事,没想到皇后会主动的将差事往外推。

“你们二人不必如此,看我对于我弟弟是什么样子,我一清二楚,他们二人能够在南京安稳度日已经不错了,守着家业自然高枕无忧。我害怕他们不仅没有把事办好,甚至还惹出祸端来平添不快。”

皇后说的也有道理,他们常家已经是位及人,臣实在没有必要争一些小的利益而放弃大好的局面,守成才是常家兄弟两人应该做的事。

几人又谈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之后,便分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