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皮囊》与《命运》(1 / 2)

蔡崇达是80后熟知的泉州作家,出版散文集《命运》、《皮囊》。

王菲曾被厦门大学录取,差点打算就读。

江苏苏州人顾颉刚从北京大学这所国立官办学校毕业后,在厦门大学任教。读蔡崇达,有一股五月天味儿。

“大家的生活各有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汪洋,谁是会发自内心地管别人的生活。”

看一整晚蔡崇达,就飞到了福建。也有一股五月天的味儿。泉州的海风就这样从纸张里飘出来,咸腻而潮湿。

《皮囊》也是犀利,写到阿太讲人生,说:“她的眼睛浊黄浊黄,像是一滩阳光。”

“我难过的时候,闭上眼,就可以看到自己飞起来。轻轻跳出躯壳,直直往上飘。浮到接近云朵的位置,然后往下看啊,会看得见……你的人生在一个怎么样的地方,会看到,现在面对的一切,在怎么样的命运里。然后会看到命运的河流,它在流动着。就会知道,自己浸泡在怎么样的人生里。这双眼睛是我的命运给我的。看到足够的大地,就能看到足够的自己。”

这是写阿太临终前的记忆。他描写阿太的死亡,看到这高贵而风度翩翩有礼节的死亡,早早到来,让一个人手忙脚乱地离开,总是那么失礼。阿太好像已经和它交上了很好的朋友,她坐在那儿,坐在死亡为她点亮的所有记忆里面,那些记忆,一片片像是安静的海面,一闪一闪。

读到蔡崇达,便想起五月天和东海咸腥潮湿的味道。

首次听五月天是“走在风中今天阳光突然好温柔……”大概是初高中的时候。夏天的新华路上只有二十几度的气温,干燥而凛冽的夏天是边城地区最好的动态,好像吃了冰工厂一样,橙子汁加冰壳。班主任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总会批发一些橙子冰送给同学们做消夏的礼物。想来那么可爱美好的时光也是不再来了。美丽的人们成群结队地三两集结。25摄氏度的微风从来不变。这是光明路上走过的美丽心情。人心比太阳河流和路况更难懂又好懂。也许。

接近一万公里以外,也许在咸湿的QZ市,一名男青年正在酝酿自己的作家梦。

我对蔡崇达比较欣赏,也许是他的作品确实让人回到当年游览福州、泉州和厦门的一些经历。对于我这个远方的北方人,福建之于我就只有肤浅的潮汕牛肉火锅、拌云吞、粿,潮湿的海风、海鲜、牌坊和天主教堂以及“层层浪、海上土、田里花、厕中佛、天顶孔”一类的场景。

在《命运》中,“作为小说主人公的阿太,平视命运,供奉神明的同时与神为友,用自己的善良和包容养育“神送来的孩子”,给他们自己最多的爱,正是这种善意和集体的“神化”构建了闽南地区的生存哲学和命运书写。与阿太闹了一辈子的“命运”,最终成了阿太唯一的“亲生孩子”,几代人的故事也会在阿太的故去中继续延续下去,她的人生故事也会出现在后辈的讲述当中。阿太身上具有坚韧的生命意识和承受苦难的生活态度,她享受生命的馈赠,与命运抗争、为伴,这种精神完成了阿太的生活主题。”

看了蔡崇达的作品,著名影星,广东江门人刘德华大为感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