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战余(三十六)427(2 / 2)

老鼠带来的快乐很快就过去了,石重不知是第几次问身边的机要员:“运粮队上来了没有?”

这一回,终于有了靠谱的回答:“运粮队已经过了茶岭,估计再有十来分钟,就能进入到我们的埋伏圈。”

石重顿时有了精神。

此刻此时,埋伏圈内的赵胜安已经有了尿急的感觉,他的副连长张重山正喋喋不休的在耳边说着情况:“是马车,全部是马车,赶马车的不是老百姓,是军人,看来安庆的和平建国军也不放心把军粮交给普通老百姓运输。押送的队伍在前后两头,前头人少,约一个排,后面的人多一些。”

赵胜安点点头,调整着作战方案,手炮排,负责前头的押送队伍,一排,负责殿后的押送队伍,手炮排先动手,一排再动手。要求,手炮排十八具日式八九式手炮要同时发出,必须落在押运队的先导部分,尽量不要炸到中间的运输队伍。一排在手炮爆炸时开枪,用密集的子弹尽量多的把殿后敌军放翻。紧跟着一排,三排的水连珠开始收拾赶大车的敌人,力争射人不能射马,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放过。二排时刻听令,跟自己冲锋。

运粮队越走越近,他们没有想到,在这个地形并不优秀的地方,竟然暗藏杀机。走了大半日,伪军们有点辛苦,残冬的太阳虽然温暖,晒久了也能把人腊干。三八大盖横扛在肩上,走得垂头丧气。

赵胜安很能沉住气,他在等,等整个运粮队全部进入他的攻击范围。

一声命令:“放!”

只见十八个手炮手几乎同时放开了击发的橡胶条,也几乎就在同时,十八枚手炮炮弹飞过干涸的池塘,落向了运粮队的前部。炮弹落下,炮声响起,殿后的建国军集体楞神,就在这精神恍忽的一瞬间,张重山一声:“打!”九挺拐把子同时发出了怒吼。运粮队前后都遭到了打击,中间的车队立即止住了脚步,就在他们茫然不知所以之际,清脆的水连珠枪声响起,一枪一个,一阵枪声之后,二十来个赶马车的建国军士兵倒在了地上,其他赶车的建国军士兵见状,立即就地趴下,把身子藏在大车的另一边。

手炮排的第二波炮弹,不再是落在运粮队的前头,而是落在队伍的尾部,卧倒在地躲机枪的和平建国军士兵被炸了个正着,死死趴在地上,以为躺过了机枪子弹的带队的高河埠守备团二营营长也不能未免,一颗炮弹落在头顶,上半截身子炸得稀烂。

还活着的领先和殿后的和平建国军士兵顿时就放了羊,跳下大路另一侧的干涸池塘,飞一般的跑去。

就在这时,赵胜安一声高叫“杀!”

二排一马当先,M712毛瑟枪与木盒联为一体,二十响的长弹匣供弹充足,一边跑一边射击,向大路冲去。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水连珠三排,至于一排和手炮排,他们站在原地看热闹,端着拐把子冲锋,是日本人设计这一款机枪时的初衷,但是,除了万不得已,没有人如此变态,愿意抱着拐把子冲杀。

当赵胜安把还活着的赶车士兵集中起来时,张生虎也带着人把之前逃散的建国军士兵带了回来,带不回来的,都变成了张生虎们的枪下亡魂。

清点战果,除了一匹马被弹片划伤之外,其它的牲口毛发无伤。赶车的建国军死了二十五个,没有伤者,活着的全部成为俘虏。押粮队伍死得有点多,一个整编连,不带伤的只有十七位,还有二十二人带伤,此外,全部被杀死。

怎么样处理这五六十位俘虏,赵胜安和张生虎很是为难,最后决定,请示石重营座大人再说,石重看着一伙俘虏,有点恼火的对赵胜安和张生虎说:“你们两个搞什么搞,弄出这么多活的,不是为难我吗?”

俘虏听到这句话,魂飞天外,除了不能动的伤员,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石重围着俘虏走了三圈,几次掏出枪又放回枪套,最后叹了口气,对俘虏说:“杀俘不祥,都是中国人,我也不忍心。好吧,你们暂时跟我走,能不能留下一条命,就看你们听话不听话了。”

俘虏们磕头如捣蒜,声声哀求:“我们听话,我们听话,长官饶命。”

让伤员坐上之前带来的大车,让俘虏的赶车夫继续赶着自己的大车,离开了茶岭,徐徐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