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蚕分五种(1 / 2)

贾士道从母亲略显惊讶的脸上,知道之前老头儿的话真的应验了。

“不是蚕丝?”贾士道追问道。

王艳蓉点点头。

“那坊主说这是日本进口的人造蚕丝,与天然蚕丝有着相似的柔软性、光泽和强度,足以以假乱真,连内行都看不出来。说实话,我仔细分辨过,确实看不出人造的痕迹,连灼烧起来的气味都一样。如果坊主不说,我也分不清真假。”王艳蓉随即话锋一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瞎说的。”贾士道赶紧端起桌上的蛋炒饭,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小子,我说得没错吧。”老头儿洋洋得意地说道。

“挺能蒙啊。”

“蒙?我只需瞟上一眼,就能辨真假。不过,那丝确实做得巧夺天工,唯独少了些生气而已。”老头儿悻悻地说道。

“生气?”

“不错,蚕儿的生气。所以,那丝只是死物,毫无生气的死物,而非灵物。”老头儿振振有词。

贾士道笑了。

这才是他听过的最可笑的谬论。

如果这天然蚕丝是灵物,那蜀绣厂也不会成为时代的弃物。

以前蜀绣厂的绣品,全是天然丝所绣。

天然丝来自于蚕茧。

从蚕卵到蚕茧,本就要假以时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成茧后,还要经过收集、煮熟、抽丝、整理、染色、加工等一系列繁复的工序,才能制作成绣花的原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光抽丝和整理,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比如抽丝,先将煮熟后的蚕茧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取出蚕茧,用手工或机器将丝缓缓地从茧中抽出。

这个过程需要操作者非常耐心细致,才能保持蚕丝的完整。

而抽出的丝还需要经过整理,去除杂质和不均匀的部分,然后进行拉伸、捻合,按照需求合成不同的股数,使其更加均匀和坚韧,满足各种用途。

天然丝滑的蚕丝、繁复细腻的工序,成就了蜀绣,但也葬送了蜀绣厂。

“人力总有穷,天道终有定。蜀绣厂虽拥有一大批业内顶尖的蜀绣大师,但不得不承认,手工绣品无论花色、图案、式样、产量,在工业化的蓬勃浪潮中,均落于机械化绣品之后,而且价格还居高不下。这也就造成了手工蜀绣不仅滞销,最后连蜀绣厂也山穷水尽,轰然倒掉。”贾士道在心里叹息道。

他虽没有见证过蜀绣厂的辉煌,却完整经历过颓败的全过程。

虽然那时他还小,不懂什么叫颓败,但从家里三餐的脂肪含量就能品出味道来。

“你们管那个叫蜀绣?”老头儿见贾士道埋头吃饭、半晌不语,终于忍不住问道。

“嗯。”

“好啊……想不到你们还能记得它来自于蜀国,这个名字取得好。可惜,它已经不是原本的模样,变得面目全非了……我该为它恢复正统做点什么了。”老头儿感慨道。

“不是本来的样子?”贾士道有些疑惑,“绣花不都是那样吗?一块布,一根针,千条线,绣出个图案、装点下生活就成了。还能有什么样子?”

“孤陋小儿!那是能与天通的神物!”老头儿震怒道,“怎么能与你们用的这些死物相比?”

“死物?那丝本就是死物,难道还能活过来不成?”贾士道笑了起来。

“那蚕孕育于天地之间,饮天之甘霖、食地之精华,日月星辰均在其内,待大功已成,便作茧自缚,结而为丝,后羽化成蝶,飞升天际,与风云交际。这通神之灵,你竟然说它是死物?”老头儿大声说道。

一听老头儿这话,贾士道的脑中立刻浮现出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孺子可教……这丝,就是蚕从诞生开始便凝集的精气!一生的精华所系!”老头儿见贾士道突然有这样的领悟,细品过后,语气缓和了不少。

“老头儿,这蚕儿,这么厉害?”贾士道虽心觉老头儿这通神话简直就是屁话,还是忍不住问道。

“也不都厉害,哈哈哈。”老头儿笑了起来,卖起了关子。

“反正我看都是一脚爆胎的玩意儿!”贾士道不接老头儿这茬。

“放肆!”老头儿果然急了,开始吼道,“蚕分五种。你平常所见,即是生蚕,吐白丝,凡品;其上为银蚕,吐银丝,上品。而后是金蚕,吐金丝,极品。再往上,便是地蚕,吐地之五彩丝,绝品。在地蚕之上,居五类之顶,便是天蚕,吐天蚕丝,能随意动,变幻出天之七彩之色,仙品!你这世道,别说天蚕地蚕,连金蚕银蚕都很少见吧。”

老头儿说完,得意地笑了起来。

贾士道大惊,想不到蚕竟有这么多他从未听过的品类。

“老头儿,你别糊弄我。什么金蚕银蚕、天蚕地蚕的,你弄一只过来我瞧瞧?”

一听贾士道这句话,老头儿此前的得意劲儿立刻灰飞烟灭,不无沮丧地叹道:“可惜我神力尽失,要是还剩丝毫,别说那金蚕银蚕,就是天蚕,我也能给你召来几只玩玩。”

“又是神力尽失?老头儿,你搞诈骗能不能多弄几套备用说辞?我看起来就那么弱智吗?能被你扔下的同一块石头绊倒数次?”贾士道有些气急败坏。

“其实也不算尽失,嘿嘿。”老头儿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来的时候,老天恐怕是可怜老夫初入此时此地,给我保留了一点儿神力,应付万一。可惜这广袤大地已天翻地覆,与我此前生存之地连空气都大不相同。没办法,我只好将仅存的神力用在‘观古今’上,却还无法做到纵观古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