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日侧乐终(下)164(1 / 2)

权力更迭的奥秘,不过就是此消彼长罢了。</p>

云桐拿起那个信纸包起来的东西,季鸣鸿在信中说,这是夏循扔进马厩的废弃物中想要毁尸灭迹的东西。</p>

那头黑熊一定吃过人,这一点季鸣鸿十分笃定。可是不管是季鸣鸿还是负责彻查此事的羽林军都没有点明这一点。</p>

季鸣鸿不相信他们在山上一无所获,因此就派人稍微留意了一下夏循的行动。</p>

就这样拿到了这块麻布,血是人血,附着在上面的杂毛像是熊的。</p>

夏循一定找到了熊窟,但是季鸣鸿的人手不够,没法上山搜索,只得又将这块麻布捎给云桐,看看能不能发现新的东西。</p>

云桐深吸一口气,将信纸拆开,麻布上的血已经干涸,麻布的纹理清晰可见。</p>

单从,夏循用拙劣的手段销毁它,这个行为就能看出,夏循并没有把这块麻布给王青仪看。</p>

否则王皇后一定会让柳乐妥善处理掉它。</p>

这就说明,夏循在山上发现的东西,也没有告诉王青仪。</p>

云桐又仔细研究起这块麻布。</p>

若是将它洗干净,说不定能从织法上看出些什么。</p>

可是,既然夏循宁可冒着被人揭穿的风险,也要守住山上的东西,那就说明这东西可以成为拿捏他的把柄。</p>

说不好还要给季鸣鸿完好无损地送回去。</p>

麻布,平民多穿。</p>

与夏循一同上山的还有羽林军的将军,能让他们两个人,闭口不言,这绝不是几个平民百姓偷偷上山这么简单。</p>

他们到底看见什么了呢。</p>

问夏循当然是最快的方法,可是仅凭一块布,他绝不会松口。</p>

秋狩的围场有什么呢?</p>

云桐没去过那里,只看过京畿一带的舆图,记得这地方在京城的西南处,那周围都是森林丘陵,连村子都没几个。</p>

她不禁有些懊恼,若是做皇后的时候,多办几场秋狩就好了。</p>

去实地看看,多少也能在发现点什么。</p>

谁让那时候没钱呢。</p>

云桐想,等明年出了孝,她一定要带着青玲多在海洲周边转一转。</p>

或许老太君强迫她读县志也有此意吧。</p>

云桐又忍不住看了看麻布,她从自己随身带的针线包里取出一把剪刀,用刀刃小心地将麻布夹起来,举到光下仔细观察。</p>

比起一般的麻布,织线更紧密,这样织出来的布穿起来不太舒服,但胜在耐磨。</p>

犯人的囚服就是用的这种。</p>

难道误入围场的是逃犯?</p>

逃……工匠!</p>

云桐恍然大悟,是工匠,赵光霖修他的陵寝把全国的工匠都调过去了。</p>

严加看管,也不许他们与外界通信,与囚犯没有什么区别。</p>

这些工匠的吃穿用度自然也是由赵光霖派人负责。</p>

内府采办布匹不可能不走漏风声,那么直接使用每年大批量购置的给罪人使用的麻布,就是个避人耳目的好办法,还省钱。</p>

工匠私逃,不只是看管他们的监工要掉脑袋,就是与他们一起做工的同伴,也要受牵连。</p>

可是夏循会因为顾及旁人的死活,就连在王青仪面前都要隐瞒吗。</p>

云桐又拿起信,季鸣鸿说秋狩的山有些高度,登高望远,会不会是夏循看到了赵光霖的陵寝所在呢?</p>

这就说得通了。</p>

陵寝从赵光霖登基就开始修,位置、动工时间都是钦天监千挑万选出来的,也投入大把银钱,不可能再重新选址修建。</p>

那么,只能杀人灭口,不管是夏循还是查案的羽林军都活不了。</p>

“也是便易。”云桐将麻布原封不动地塞回纸包,放入信封。</p>

她将自己的发现,先记下来,接着又读完来信剩下的部分。</p>

“这次秋狩可真热闹。”</p>

江韫。</p>

云桐心头一沉。</p>

上辈子说不见,这辈子她离京之前还真的只见了萧嫄。</p>

季鸣鸿被王青仪的做法搞得云里雾里,云桐却一眼就知道王青仪打得是什么主意。</p>

她相中了江韫给她肚子里的孩子做皇后。</p>

王家这一代还没出能带兵打仗的人。尽管季鸣鸿说王元英似是不逊于云权。</p>

可王家已经几代没有人以文官入仕,王青仪若是想要推她的这个侄子进入文官圈子,恐怕还要花大力气。</p>

王家人不顶用,就要依靠江家人。</p>

让江韫做皇后,就是江王两家的默契。</p>

至于,王皇后这一胎生下公主这个可能性。</p>

云桐心中冷笑,王青仪这个人,只要她想,她就要得到。</p>

她想要皇子,那么这一胎就一定是个儿子。</p>

有江韫做皇后,那兵权在王家还是江家手里也就不重要了。</p>

江雉是王青仪的亲外甥,就算十年二十年以后,他要逼宫另立,打压王家的势力,也不会影响王青仪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的舒服日子。</p>

“胜券在握啊。”云桐不禁发出感叹。</p>

不过,这件事情,赵光霖显然也想到了。</p>

所以他要季忠与萧家捆在一起。</p>

既然控制不了皇后做大,那就强行扶植一个能与皇后分庭抗礼的势力。</p>

只要这两股势力僵持不下,他这个皇帝就不会坐到头。</p>

没出息,但对于赵光霖来说是个有效果的法子。</p>

“他倒是歪打正着。”</p>

皇帝想方设法地拖时间,正合她意,云桐也就不需要更改她的计划。</p>

唯一的一点变数就是季鸣鸿不在北地,季望乡是否能撑得住。</p>

狄族虽然没了探马的消息,来不及发动偷袭,但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今年冬天他们一定会南下扰边。</p>

云桐对着自己记录日程的小册子,检查自己有没有疏漏的地方。</p>

多亏母亲点头与季望乡偷偷开一条商线,第一批粮草和补充物资已经准备好,三日之后就能出发。</p>

负责押送的人是假书生,现在应该叫他武正己。</p>

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书上写正人先正己,他做过错事,要时时刻刻记得弥补自己的错误,不要再犯。</p>

可是,那日云桐喊他假书生以后,竟然传开了,不管是朱十一那伙人还是伏照他们都喊了起来。</p>

武正己也不生气,他这个绰号挺好,比之前总被他们叫河西来的要好。</p>

按照云桐与他的约定,他好好读书习字给自己取个名字,云桐就要给他下一个任务。</p>

正好新的商线需要探路,朱十一带了他的人手护送文落寒的货物,云桐便让武正己带着他们训练过的家丁,跟着母亲的队伍押送一次粮草。</p>

若是这条商线没有什么大问题,那么剩下的物资在十一月时间都将送达北地。</p>

云桐在这一页的页尾画了一个圈。</p>

重新翻开一页,写下两个字:京城。</p>

原本她并不想在京城部署,一来容易惊动狐狸窝,二来反正王青仪与萧家撕破脸那天肯定要在京城大动干戈,还不知道能破坏成什么样子。</p>

苦心经营,一朝被火烧了,太不划算。</p>

不过,既然季鸣鸿被强留在京城,那倒是可以与他共享情报网,到时候风险也可以分摊,就算被毁了,也不会太亏。</p> 云桐记下这个需要拨款拨人的项目。</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