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所有兵马,将这里团团围住17(2 / 2)

李信的声音响彻云霄,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着他的命令,骑兵们如同潮水般涌来,迅速而有序地将招贤居团团包围。

他们手持长戟,身披重盔,宛如钢铁长城,将任何逃逸的可能彻底扼杀。

在这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杨武缓缓走向李信。他的步伐虽显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与不屈的光芒。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彼此间传递着深厚的信任和坚定的决心。

“武君,我来迟了!”李信从马上翻身下地,单膝跪地,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

“没有,信君,你来的刚刚好!”杨武跨过李信,伸出手将他扶起,目光扫视着周围的战况,嘴角微微上扬,那笑容中既有对李信及时赶到的感激,也有对即将到来决战的期待。

屈君紧握着剑柄,目光如炬,脸上交织着疑惑与愤怒。他原本以为杨武是他们中的一颗暗棋,却不曾想这背后竟隐藏着如此错综复杂的真相。

他感觉自己,连同所有人,都被杨武那精妙的布局所玩弄。

“这……怎么可能?”

青袍男的声音因震惊而颤抖,火光映照下,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他原本以为杨武是并肩作战的可靠伙伴,共同抵御外敌的侵袭,可李信的出现,以及他对杨武那亲昵的称呼,如同晴天霹雳,彻底揭露了杨武的真实面目。

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朝廷鹰犬,一个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的双面间谍!

随着李信的命令,骑兵们也开始向诡舍内部逼近。马蹄声、铠甲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激昂的战争交响曲,响彻夜空。

青袍男努力挥舞着手中的剑,试图用最后的力气继续战斗,但长时间的激战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每一次挥剑都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他的心头。

最终,青袍男众目睽睽之下,他再也支撑不住,身体轰然倒地,手中的剑也随之滑落,发出了一声沉闷而沉重的响声。

屈君等人的心中也涌动着同样的无力感。

他们深知,与那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铁鹰卫相比,自己的抵抗无异于螳臂当车,注定是一场无望的挣扎。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悲壮与无奈。

屈君仰天长笑,那笑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无尽的苍凉与决绝。

笑声中,既有对命运的不甘,也有对世间背叛与欺骗的嘲讽。

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看穿了生死,看破了红尘,将所有的情感都化作了这一声长笑。

随后,屈君将手中的剑缓缓抬起,没有丝毫犹豫地划过了自己的脖颈。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衣襟,也染红了这片夜空。他的生命,就这样在悲壮与无奈中走向了终结。

杨武望着眼前的这一幕,眼神中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有对屈君的敬佩与惋惜,也有对自己身份与使命的无奈与挣扎。他知道,这一战虽然胜利了,但胜利的代价却是如此沉重。他不得不继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行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为了更大的目标而牺牲自我。

“青袍男带回廷尉府审问,其余人厚葬。”

杨武沉声下令,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在历史的长卷上,那些胸怀壮志、慷慨赴死的豪杰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国家前行的道路。

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了不朽的传奇,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历史的进程往往比个人的英雄主义更为复杂而深远。

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虽然悲壮而英勇,但终究未能改变六国灭亡的命运。

可个人的力量虽强,但在历史的大潮面前仍显渺小。

真正的胜利之道,在于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全体国民的团结一心。

只有当君臣同心、军民同德,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时,国家才能屹立于不败之地,抵御外侮,赢得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汗水从杨武钦的鬓角滑落,他死死盯着那些士兵。他们步伐沉稳,呼吸绵长,仿佛与战场融为一体。精钢打造的甲胄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锋利的矛尖指向天空,如同一片死亡森林。尤其是士兵们头上那抹刺目的红色,如同凝固的血,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杨武钦的声音沙哑,“斯君,你是如何调动宫廷宿卫军的?”

“秦王诏令...”

李信身姿挺拔,如松而立,随着他沉稳有力的声音响起,整个空间似乎都为之一静。

他缓缓抬起右手,那动作中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严与肃穆,仿佛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冰冷的诏书,而是整个天下的权柄与期望。

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恰好洒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李信的双眼在这一刻仿佛能洞察人心,精光爆射,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决绝。他轻启薄唇,每一个字都经过胸腔的共鸣,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回荡在四周,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杨武钦屏息聆听,面露敬畏,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嬴政虽然久居深宫,但他的眼线遍布咸阳城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洞察力足以让他洞悉每一个人的行踪。

杨武深吸一口气,重重吐息,案件还有诸多疑点需要解决。

“武君,至今还有重重疑点没有解决,两波刺客究竟是什么关系?”

“为何他么会知晓咸阳城坊图和弓弩的位置?是否宫中还有人策应?”

“最关键的一点,到底是谁泄露了情报,致使两家误会,在南市中央大打出手,甚至追杀到这里!”

眼中精光爆射,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不过,正是这些意外和误会,为实施自己的计划提供了转机,将这些变数转化为胜势。”李信轻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安抚道:“接下来的审问,就交给廷尉府处理便可!”

“王上诏令,随我入宫!”

李信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一股让人胆寒的压迫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