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天齐娘娘(1 / 2)

魏庄坐落在鲁城的东南,两面环山,整体发展虽然缓慢,但也还是随着文明建设的推进,整洁了很多,原本的乡土气息倒也还没有缺失。山上或村旁的田地里还残存着几处孤独的写满沧桑的庙宇、碑刻。

鲁城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着的小县城。所以乡村的庙宇也不同于别处的庙宇而彰显着很重的礼、道、德。

魏庄的东头就还残存着一处天齐庙。之所以说是残存,那是因为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被废弃而无人问津的破庙。因年长日久无人问津,庙宇破落,里边的神像、碑刻也早不知去向,麦秸等乡村的杂物堆满了小庙。

庙里住的据说是泰山神----东岳大帝。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相传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齐神”,故在各地为泰山神修的庙俗称天齐庙,亦称“东岳庙”。

天齐庙大约有六七十个平方,前门、后窗、房顶以及四周的庙墙都已经损坏或塌方。

庙前是个一百多平方面大的积水坑,如今也被砖瓦石块类的垃圾堆满了。庙后是村里通向东河的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起伏不平,直达那条废弃的河床,也就是被我们称之为东河的地方。

庙西有个石碾子,由碾磙子和碾盘组成,盘踞不小,也很厚实,周边还有接面沿。碾盘中间是一个木质的立柱,碾磙子卧在碾盘上,碾磙子上有两个轴,还有一个围着它的碾架,轴和架相连。碾架上会有个延长的外端,那是推碾用的手柄。

这是早年间村里重要的生产工具,一种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等谷物脱壳或把玉米碾碎成渣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谷物散铺在碾盘上,碾磙子转动,反复转动,这样谷物就可以成粉末,然后收起来在用箩儿过滤,再将颗粒比较大的倒在石撵上,再转动,直至细碎。因为长年累月的使用,石碾子溜光水滑,犹如开了光。

如今石碾子也逐渐的退出来历史舞台,与人们而言更多的或许就是一种乡愁,一种乡村文化的符号,是一种儿时欢乐和童趣的回忆。

庙东是一条一米多宽的土路,弯曲着通向河南沿(废弃河床最南头),庙的路边是各家各户堆积的草垛、麦秸。靠近小庙的路边,有几棵梧桐树,其实都不能称之为树,因为这几棵梧桐树都还只是从遗留在土里的树墩旁发出的新芽,有三米多高。

我们小时候,这庙是好的,起码还是可以住人的。一个姓孟的婆婆就住在这里。孟婆婆是村里地主儿子的老婆,那时很多的孩子都还在背后叫她“小地主婆”。

孟婆婆是当时村里唯一一个还是“小脚”的老太太。她身材矮小,少许的黑发搀和在白发里,面部的皱纹却还显得精神。穿的虽然简陋,但还干净利索,不显眼处虽有几个补丁,但也缝补的整齐。她对人说话总是谦和的很,早年读了些私塾,于是也有时说些话让人半懂不懂。

庙前东侧一旁有个很大的“沼气池”,是当年村里农户用来发酵生成沼气的地方。后来社会发展,它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废弃之后,里边也就空了,时间长了,那里就成了孩子们常去玩耍的地方,搬挪一些附近的砖块,垫着脚在水泥罐似的沼气池里进进出出。调皮的时候还会躲在“水泥罐”里大声叫“小地主婆”。

孟婆婆是听得见的,她从来没有因为孩子们的调皮而呵斥过他们,反而都是从旁经过的路人会呵斥他们几句。被呵斥之后,孩子们也就总会胆怯的跑了。孟婆婆这时候看到总会放开了嗓门对着他们大叫“慢着点,小心别绊倒了。”他们哪会理会她呢,只顾着快快的跑,唯恐被“地主婆”逮住似得。

庙门前有个很大的石刻香炉,香炉和孟婆婆差不多的高,比孟婆婆显得要胖,和孟婆婆最相似的当属炉脚,都那么小;香炉分上中下三部分,整体造型有点像商周时期的青铜鼎。

村里有学问的“范秀才”说它富有刚柔之美,但即便是有“学问”的“范秀才”也终究说不出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弄来放这庙前的。有“学问”的“范秀才”偶尔被人问及时,也曾以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回答。因为“范秀才”认为这都是一些有学问的说辞,所以很多人是根本不知道所以然的。

魏冬阳从来不会像村里其他孩子那样叫她“小地主婆”。魏冬阳称呼她“婆婆”,因为魏冬阳的养父称呼她“娘娘”。

在鲁城的小村庄里,“娘娘”是一种很亲近的称呼,在村子里,也只有对那些曾对自己有过哺育之恩而又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性长辈这样称呼。魏冬阳的养父家儿时家贫,曾受孟婆婆哺育,至于穷人家的孩子怎么能受到“地主婆”的哺育,这中间的原委早已没人能说明白了。

村里有学问的“范秀才”教孩子们叫她“天齐婆婆”,“范秀才”最初的本意或许并没有那么纯洁,但也正是孩子的天真和好奇,随着孩子们对孟婆婆称呼的改变和叫嚷,成就了她在村民心目中“天齐娘娘”的地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