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58(1 / 2)

上部完结了,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只因全书的立意构架就是如此,即在开篇的楔子中有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至少有3次针对国宝级人物的集体大营救——

其一,1941年底,香港沦陷,国共出手营救被困的文化名人,以及盟国被困、被俘、被击落人员;

其二,1948年中,大局将定,我党着手迎接暂避香港的**人士、知名学者等北上;

其三,1948年底,大局已定,国民党紧急转移在北平的知名学者南下。

与之对应,全书分为上、中、下部,而且基本独立成篇。

当然,主角必然会贯穿始终,但故事相对自成体系,因此,各位读友大可不必担心“尾大不掉”,呵呵。

在开篇的楔子中,另有所述:

其间,国共有目标一致的合作,有相互猜忌的分歧,更有出生入死的对抗……这一切,主要发生在极为隐秘的秘密战线上。

所以,本书是一部谍战小说,或称之为谍战剧,只因为了愈加强化谍战的紧张感、紧凑性与画面效果,本书的体裁与文风采用了影视剧本形式。

当然,是趋近于影视剧本,毕竟作为一部首先要面对读友的网文,必须要对故事的历史背景、所处环境,以及人物形象、表情与心理等有所交代,不过,能在人物对话中呈现的,则会尽量消化于对话中。

至于谍战的对话,自然不同于言情乃至战争题材,不应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也不会畅所欲言很直白,尤其越是激烈交锋,则越是藏而不露引而不发,电光石火只在地表之下,但又要将事情交代清楚,这就需要对细节愈加精心设计,对词汇愈加精准选用。

加之本书的行文属于快节奏,上部仅有近9万字,主要故事的时间跨度为1个月,且上至延安、重庆、南京、东京,下至执行一线任务的特工均有刻画或交代,这就需要用尽量少的文字消化更多的信息量,又不能失去谍战特有的精彩。

因此,作者写着累,读友读着也可能会累,呵呵,就当是开脑洞了。

说完立意构架,就该说故事设定了。

全书立意于“对国宝级人物的集体大营救”上,不过,上部的主要情节并未对被营救者的抉择做过多描述,其原因已借人物之口做了表述。

比如,林子茂说:“党内同志自然没得说,均积极配合撤离行动。至于**人士及学者等,他们自幼熟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次直面国耻外辱,自然会守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因此,情绪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对此多说就纯属矫情了。”

中部亦是如此,那些“国宝级人物”选择从香港北上的本身,就已体现出主观主动意愿,尤其这些知名人士以受国民党打压的**人士居多,另有党内同志,他们在思想上早有倾向性,因此,主要故事仍基于敌我特工之间的保卫与破坏行动上。

其与上部的差异在于,原本在上部单纯地面对国耻外辱,变成了思想倾向的落实(“抉择”一词在此就显得弱了);原本在上部携手施以营救的国共特工,变成了敌对双方,包括对部分北上者施以暗杀。

下部则有大不同,当时的北平已是兵临城下,此前该走的已经走了,留下的多数是不问政事的学者,此时到底“是走是留”?就必然涉及抉择问题了,而敌我特工在保卫与破坏的同时,也必然会进行说服工作,并要面对“是杀是放”的抉择。

当然,本书毕竟是一部谍战小说,因此谍战故事仍是主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