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武经纪要填根基(1 / 2)

太阳从东边群山中一跃而起,朝日紫气叫醒万物。

洗漱完的纪承安,身上从未如此轻松过,心思通明,意平神安就是他现在的精神状态。

既然决定暂缓入江湖,紧张的神经便松懈下来,人也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一般。

距上次聚餐已经有半个多月,这半个多月来纪承安一直潜心在自己的房间看书,不闻窗外事,有时纪承安都不得不庆幸自己的运气,要不然,生在山村哪有如此好的条件让自己走武道之路。

回到房间看着两口二尺见方的箱子,纪承安心中温热䁔煦。

这些书都是张逸仙托人从万里之外的肃州带回来的,全是关于武道知识的汇编,很多都是她师门中收录的古籍孤本抄摹的。

两箱武道典籍中最珍贵的当属那套《武经纪要》,这套书囊括了武道中最基础的知识,还有许多常人无法接触到的秘闻。

武道纪要的开篇便是武道功法的真义,又以武道筑基讲的最为详尽。

何谓人道?

天地分阴阳,阴阳纳五行,人为天地之灵,集阴炼阳,炼阳凝虚,归虚返神,化神纳气,炼气成精,化精铸形,形成为人。

何谓大道?

逆返而上,眼中含日月,胸中藏五行,真龙养天地,三宫蕴真神。

一曰为天,紫俯神宫以驻神魂,是为天宫。

二曰为地,精俯命宫以驻精元,是为地俯。

三曰为人,黄庭意宫以驻意气,是为人殿。

三宫转阴阳,成乾坤,纳五行,返先天,铸真灵,结真胎,踏九霄,入长生。

何谓武道?

武为术,术为技,技为意。

道为境,境为功,功为法。

功法始于气血蕴骨膜,通天地二桥,化气凝真聚灵,行功参玄蜕去凡人之躯,入天人之境,做那天上之人。

武道之初始又起于人体之精,练精化气谓之气血。

立于筋骨皮的磨皮、炼肉、锻骨外练三境。

生于脏腑气的练脏、洗髓、换血内练三境。

通于脉络窍穴的炼气、通脉、养窍内气三境。

此九境为炼体九境,亦为武道之始的筑基境。

此乃武道初始九境,亦为登天之柱。

在感应到气血之后的外练三境和内练三境,这两大阶段是筑基中的筑基,对身体的负荷很大,需要大量的五谷肉食和药剂补充不断消耗的气血,如若不然便会气血亏空后衰亡。

外练三境须以特定的招式引动气血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锻和炼,重点便是锻骨境,既要锻骨还要开筋拉膜,更为耗时耗力。

看似外练的三境,实则是用气血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锤炼,更重在‘养’和‘藏’上。

除了锻炼身体和塑造身体的柔韧度、强度外,便是为了让身体更能养气血、藏气血来壮大己身的底蕴,由外而内不断的引动气血入五脏六腑,甚至是经脉窍穴之中。

根骨的好坏,决定了外练三境的极限,这一境想要练到极致所耗时间、资源远远不是常人能承受的,哪怕仅仅是到水准线,要么根骨异于常人,要么用资源的消耗去堆砌。

纪承安在传承之地便是在感应到气血后的外练三境时,被那群天骄用各种天材地宝给他打熬身体,这才筑就了气血狼烟的武道之基。

在这个筑基过程中,他们还会用自身的气血引导纪承安的气血去消化那些天材地宝的药力,并推动气血入五脏六腑,让五脏六腑更加的有活力,内练之时五脏六腑才会诞生出更加的强大的脏气出来。

同时以气血刺激纪承安的身体窍穴和经脉,让纪承安的气血应激之下遁入窍穴经脉之中,起到气血蕴养窍穴和经脉的作用,这样到了内气境后,经脉和窍穴才能更加的粗大、圆润。

这一阶段取得的成就,决定了日后武道之路是否能走的长远,这一阶段将身体锻炼、打熬的越强,蕴藏的气血就越浓郁,气血衍生的就越快,炼化而来的内力、内气就越强,内力、内气炼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到了内练三境这一步,便要开始炼化气血为内力,以内力游走全身经骨血脉后入五脏六腑、洗髓换血,对脏腑进行锤炼,直到脏腑锤炼到发出气血雷鸣声之后,以迸发出的脏气引动全身的气血,使之如火焰般灼烧身体内的各种杂质、疏通经骨。

等内练三境过了之后,这个时候便要将内力炼化成内气,进入到内气三境,而这三境便是对武道筑基最后的补充。

炼气境、通脉境和养窍境这三境最重一个‘稳’字,心急者内气运转周天通脉时一个不慎便会经脉具裂,这三境最终的目的便是以内气勾通体内的主要经脉和窍穴。

逐字逐句的看着这套来自不易的典籍,纪承安原本许多不明白地方瞬息贯通。

特别是关于意境方面,意境大致分三种,其余的意境都与这三种关系甚密。

一为道境,便是平时所说的境界,以天地之道化己身之道,循道而上,是以天地演化己身的武道之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