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真真正正的无价之宝(1)152(1 / 2)

五月底,绘秋、绽冬、杨氏、杨青、丹儿、萍儿被唐仁槟和简熙佳顺利地接到了京城——唐仁槟和简熙佳一路骑马和坐船,绘秋等人一路坐船,所以赶路速度比夏华进京赶考时快得多——同时,他在考上贡士和状元后两次写给于先生、秦夫子、刘三才先生、朱知府的报喜信和感谢信也得到了这四位的回信,四位都对他有授业指点之恩的先生都大加夸赞了他并叮嘱他“官场险恶,一定要懂得应变自保”“不要忘了读书的初心,要好好地为国家出力”。

跟唐仁槟、简熙佳、绘秋等人一起来京的还有一人,正是夏星河。去年九月份,夏华安排夏星河率领几批精干人手分头前往菲律宾、越南等地搜寻番薯、马铃薯的种苗以及各种华夏此时没有的海外农作物种苗,转眼间,差不多九个月过去了。

“哇,瞧你这又黑又瘦的样子,哪里还像华夏人,都像南洋土人了。”夏华在把夏星河迎入书房里后笑着打趣道。

夏星河仰天长叹:“没办法啊,又是翻山越岭又是漂洋过海,整天风吹日晒、风餐露宿,能不折腾得脱相变形么?”

夏华知道夏星河特地来京见他肯定是有了什么重大收获,他迫不及待地问道:“有什么收获吗?”

夏星河立刻露出炽热亢奋的表情:“大有收获!”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一个一看就应该是装着明珠美玉的锦盒,里面却只是一片平平无奇、干瘪枯萎的某种植物的叶子。

“这是…”夏华感到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浑身忍不住轻轻颤抖。

“番薯的叶子!”夏星河两眼射出两道堪比一百瓦电灯泡的炯炯精光,“公玉兄,这是番薯的叶子!”说着,他眼中已经热泪盈眶。

夏华怀着庄严、肃穆、激动至极的心情接过这个锦盒,以朝圣般的心态凝视着里面的这片番薯叶子,他知道,这是真真正正的无价之宝,顶得上一百座金山,因为它能让无数人吃饱饭,能让华夏大地多养活上亿人口。

“赶紧说说吧!”夏华犹如对待刚出生的亲儿子般轻手轻脚地把锦盒放下,端了一杯茶递给夏星河。

夏星河喝了口茶,开始娓娓道来:

“公玉兄你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把番薯和马铃薯引入我华夏,这两种东西在吕宋可能存在,在安南也可能存在,我拿了你和欣荣兄给我的银子后立刻出发了,带上一批从欣荣兄老家招募的精壮好汉,兵分两路,一路坐船前往安南,一路坐船前往吕宋,我本人去了吕宋。正如公玉兄你说的,吕宋虽在我华夏家门口,却被从万-里之外乘船而来的西班牙人占领了,当地到处都是黄发红毛绿眼睛的西班牙人,也有不少华夏人,大部分是福建人,他们在老家生活艰辛,所以被迫背井离乡前往海外碰碰运气。公玉兄你知道的,福建省虽然是沿海省份,但境内几乎遍地是山,山多得跟贵州省差不多,这么大一个省,总人口却只有一百七十多万,就是因为山多地少,粮食产量太低,养不起太多的人。

在异国他乡,来自同一地方的人自然会聚集在一起,我们很快就跟当地的华夏人打成一片,经过四处暗中打听,我们惊奇地找到一个人,此人名叫陈振龙,年近半百,福建福州长乐县人氏,二十岁不到就考中了秀才,但接下来的乡试却屡试不中,蹉跎十多年,对科举彻底死心的他弃文从商,跟随几个同乡前往吕宋经商,常年来往于福建和吕宋之间,在吕宋,他见到了西班牙人从美洲引入当地的番薯,此物让他大吃一惊,因为此物块根果实大如拳头、皮色朱红、肉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用、喜温怕冷不耐寒、耐旱耐瘠易种、即便是土壤贫瘠的山地也可大规模地广泛种植,并且产量极高,一亩水稻小麦不过产粮三五百斤,但一亩番薯却能产粮二三千斤甚至四千斤,是水稻小麦的好几倍!

陈先生虽然不是官宦权贵,只是一个老秀才、小人物,但他同样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他想起老家福建乃至整个华夏无数人食不果腹、吃不饱饭的苦楚,所以打算把番薯种苗带回华夏,但此事极难,因为西班牙人严防死守外国人从吕宋把番薯种苗偷取带走。陈先生已经试过好几次了,每次在通过西班牙人的海港检查站时都被搜查出来,每次都被罚款一大笔钱,不但导致他辛辛苦苦经商多年的积蓄尽数付诸东流,他本人还被西班牙人警告,再敢这么做,一旦抓到,立即处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