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准备进京赶考115(1 / 2)

夏华的这个秋天和初冬过得很平静,各方面事务都已经驶上正轨,一切都井井有条地运行着,他现在已经实现财务自由,每天衣食无忧、安心读书。

上次的乡试里,夏华、卢泰、杨江、刘时俊、胡世赏五人虽然中举了,但名次并不“特别靠前”,就连成绩最好的夏华都没有杀进前十名,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得到朱尧姬派人从京城送来的“天机”信息后只有一周进行准备,时间太仓促,来不及好好地、充分地进行对症下药的研究,如今,他们总算有时间了,每日每夜研究符合万历帝此时喜好的安邦定国、开疆拓土的兵法策略以及符合总主考官沈懋学脾胃的心学“浙中派”相关著作,外加大量的、方方面面的相关资料。

十月底时,夏华、卢泰、杨江、刘时俊、胡世赏一起退掉了他们在忠州城内租的房子,因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业重心是前往襄阳向刘三才刘先生请教,这年头,交通不方便,在忠州、襄阳两地之间来回跑太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他们会直接在襄阳小住一个月左右,一边继续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一边就近向刘先生请教。

没了在忠州城内租的房子,夏华不愁没地方住,因为他现在名下有房产和地产,正是忠州城北金鸡乡的荷庐农庄,地方大得很,房屋又多,卢泰、杨江、刘时俊、胡世赏在退了出租屋后也把他们的私人物品暂存在荷庐农庄,有需要时,他们也可以住在农庄里。农庄里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仓库里还囤积了相当多的生活物资,环境又好,到处长满花草树木。

十一月初,夏华五人乘船抵达荆楚名城、号称“华夏第一城池”的襄阳,继而顺利地见到了刘先生,刘先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大概是因为年龄相差不大、共同语言较多的缘故,刘先生和夏华五人十分合得来,有说有笑,很快打成一片,夏华五人在刘先生面前也不感到拘束和紧张,与之相处犹如同辈好友。

本着同乡之情,刘先生十分重视家乡的这五个新秀才子,在教导夏华五人时毫无保留,还特地给夏华五人弄来万历年间已经举行过的五次会试的题目和数十份优秀答卷,这让夏华五人如获至宝、感激不已。会试的题目和优秀答卷并非不得外传的违禁品,但想弄到是非常难的,市面上是买不到的,因为这是来自京城的“进京赶考的秘籍”,拥有者只会吃独食和在自己所属的小圈子里“内部参考”,不会对外公布。刘先生弄来这些是费了很大的心思的。

紧张的忙碌中,不知不觉间,万物萧瑟、寒风凌厉、雪花纷飞,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夏华五人要为进京赶考做准备了。

会试是在明年二月九日至十五日举行,殿试是在三月十五日举行,夏华五人最迟必须在明年二月初抵达燕京,考虑到长途漫漫、越早抵达越不仓促,所以夏华五人在十二月就要启程,只能走陆路,水路不通,因为包括京杭大运河北段在内,北方河流基本上都已经冻结。

辞别刘先生后,夏华五人回了一趟忠州,一是为进京赶考做准备,二是向秦夫子辞别。

秦家正堂里,看着自己的这五个学生,秦夫子很感慨,他没想到这一届自己的学生里竟会一下子考出五个举人外加两个贡生,远超他的预料,他原本估计只有一两个举人或贡士,首先,杨玉智九成能考上,其次,夏华有“六七成的机会”,就他们俩有希望,杨玉智自小在秦夫子这里学习,夏华是插班生,对自己的这两个得意学生,秦夫子评判道:杨玉智聪明过人、才华洋溢,但性格清冷,稍有些恃才傲物,夏华也才智出众,但内敛沉稳、不喜表现,杨玉智写的文章在文采辞藻的华丽水平上超过夏华,夏华写的文章在深刻程度和胸襟气势上超过杨玉智,杨玉智的文章精雕细琢、璧坐玑驰、炳炳烺烺,夏华的文章则大开大合、笔酣墨饱、气吞山河,字里行间满是为国为民的抱负。

杨玉智和夏华之下就是杨江、刘时俊、胡世赏了,在秦夫子看来,杨江既崇文也尚武,因为把很多心思、精力、时间放在了练武和研习兵法韬略上,所以文章稍欠火候,刘时俊和胡世赏因为悟性略缺,加上年龄偏大,思维已经固化,所以写出的文章有些灵气不足,还需磨炼和修正。

至于卢泰…秦夫子压根就没考虑过,撇开杨玉智、夏华、杨江、刘时俊、胡世赏这五人,鸣玉学社里水平超过他的起码还有十个。

然而,事实却让秦夫子难以置信:希望最大的杨玉智名落孙山,就连副榜都榜上无名,夏华不但考上了,还名次非常靠前,差一名就是亚元,杨江、刘时俊、胡世赏个个超常发挥,甚至连完全没被他抱有丝毫希望、在他看来纯粹是去当陪练“炮灰”的卢泰都盲龟值木般地考上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有那么一瞬间,秦夫子几乎怀疑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但他随即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绝无可能。

“这大概就是天意吧!”秦夫子长叹,他一方面为夏华五人高兴,一方面为杨玉智惋惜。

在听了秦夫子一番语重心长且推心置腹的勉励和教导后,卢泰四人辞别离开了,夏华找借口留了下来,秦夫子训话时,他看到秦良玉就在隔壁房间里。

“先生,”夏华向秦夫子行了一礼,“学生可否跟三娘单独说几句话。”

秦夫子呵呵一笑:“当然。”他是过来人,心知肚明得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