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项羽封神34(2 / 2)

曹氏对这个儿子的事情是一知半解,但从周军医对自己的尊敬就可以看出来儿子的身份非同一般,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泥巴打水仗的幼稚小儿了!她笑眯眯地看着众人,很是享受这份荣耀!母凭子贵嘛!

按照刘迪舟的嘱咐,崔家在盐城一共建了两座城池。一座在海边,一座在大山边。这里姑且将这两座城池编个号,海边城池为一号城,山边城池为二号城。盐场就在海边的这座城池的四周,管事的都迎到盐场来了,刘迪舟只好随他们进了一城,刘迪舟将母亲曹氏安排到管事安排给他的房间里,自己一人出门溜达去了。按照崔家主人临走时留下的言语,管事的将手中的诸事移交给刘迪舟。刘迪舟哪管这事,喊来严管家。严管家带着宋襄马上与那管事的衔接,接管新城诸事,正式开始管理刘迪舟的经济实体。

刘迪舟带着那三十几个娃娃兵在新城里转悠,发现新城里居民身份比较单一,除了做事的工人就是盐商,其他的行商几乎没有,应该是崔家严格控制人口复杂化的结果。这不利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应该多元化,刘迪舟想有必要与严管家商量商量,看怎么才能发展多元化的经济实体?刘迪舟脑海中忽然闪现一个点子,是不是该将陶瓷厂建起来?建陶瓷厂需要高岭土。想到这,刘迪舟决定到城外四周看看。

建厂不是一时之事,刘迪舟带着娃娃兵首先还是去盐场,他得看看自己的理论变实际的成果。这次不像上次那么冒失,盐场场长亲自陪同,当向导兼解说员。虽然厂长的吴音让刘迪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但走到哪,那些工人都下跪膜拜,恭敬之及。这种领导下乡的感觉让他特别爽。世人都爱奉承,刘迪舟也不例外。

刘迪舟第一站就是直奔那将海水引进来的断崖处,断崖被工人硬生生地凿掉了三分之一,使得涨潮时海水顺利流入。常年的海水侵蚀,都没将这岩石冲断,可见这断崖的硬度非同一般。刘迪舟问及工人是怎么将这岩石凿开的时候?那场长狡黠一笑,意思是让他猜猜?刘迪舟想如果用TNT那就是分分钟的事,可现时代不可能有炸药出现,而且就算有,他们也不会运用呀?刘迪舟脑海飞转,过滤学过的知识,一刻钟后,还真让他想到秦朝李冰父子建都江堰的故事。“是不是火烧水浇?”他脱口而去。刘迪舟话一出口,那场长颇为吃惊,马上竖起大拇指,“早听东家说您非同一般,您果然是神人!”这话虽然马屁味是重了点,但场长这话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在凿掉这断崖的工程上,刚开始石匠们用手敲,由于这岩石太硬,开凿进度都很慢,几百个石匠一个月都只打掉一点点岩石。后来崔家花重金从四川请来一位老石匠,他用的就是火烧水浇的办法,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搞定这片断崖。刘迪舟一口就说出这方法,能不让场长吃惊吗?

接下来刘迪舟又参观了沉淀池,过滤池,晒盐池。基本上都是按照他留下来的图纸建造的,有模有样,刘迪舟十分满意。来到海边,刘迪舟看到海边那又粗又高的棕榈树,马上想到麻袋。他命场长找来几个工人,教他们剥下棕榈树的外皮,用石头压在海水里浸泡着。他告诉场长,等七七四十九天后,再将这些棕榈皮取出来,找几个会编制的女人编成麻袋,再用麻袋装盐,比他们用竹筐装盐更便于搬运和运输。

刘迪舟在一城外转了几天,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他决定去二城看看。第二天一早,严管家替他们安排了几辆大马车,刘迪舟带着母亲曹氏与周军医师徒俩还有那些娃娃兵就出发去二城了。

按照刘迪舟的嘱咐,崔家将逃难的难民全都安排在二城,他们住在城里,在城外开荒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这里俨然是个世外桃源。

二城管事的早就收到一城快马传来的消息,早早率众在城门口迎接刘迪舟一行。中午时分,刘迪舟车马一到,管事的就将他们迎进早早安排好的房舍,刘迪舟拒绝了中午的欢迎宴,在家随便吃了点,下午就带着娃娃兵逛街,那些管事的要陪同被他赶了回去。

城里的民众都很和善,因为他们懂得逃难的苦,见有生人到来,以为也是逃难的难民,见面都报以微笑。这里基本没有什么商业气息,那时代商人地位低下,没几个人愿意经商。崔家筑城根本没往商业这方面去想,况且商人做生意,绝大多数是行商,坐商很少,也不需要固定的场所,所以新城商业铺面几乎没有。刘迪舟看到这些,想着要改变这些人的观念,要在这城里建立商业街,使得城池兴盛起来。

一座新城要建商业街很是方便,崔家筑城时,在城里预留了很多空房子。刘迪舟叫来管事,命他将当街的房子全部腾空,将那些住户重新安排房舍。这些难民都知道他们的房子是大善人免费提供给他们住的,只要有房子住就行了,住哪都一样。没做太多工作,难民们都服从安排,自觉搬家。他们的家当也少得可怜,家里几个人手提肩挑就搬了。

刘迪舟造出计划并画出图纸,命管事将计划与图一并送与严管家,要求严管家两城同时按图施工,将那些临街房子的门和窗户全部改大,变成商铺。这工程有点浩大,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严管家对刘迪舟的命令一贯就是执行,他百分之百相信刘迪舟的点子绝对是金点子。他没有半点质疑,立刻组织人马开干,新型的商业街改造工程在热火朝天的气氛中拉开序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