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 巴山红缨第1章 正式红军211(1 / 2)

第7卷巴山红缨

吴焜和他的三营,在大巴山残酷、艰难的反围剿中,红缨飘飘!

第1章,正式红军

1933年,被反动、无耻军阀刘存厚盘剥压榨的川东人民,在红西方军来到后,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纷纷参加川东一路红军,使用其迅速扩展到16000多人。红西方军总部决定,将川东一路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红西方军第13集团军。任命王渡为军长、陶铸儿为政治委员、赵明恩任政治部主任。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西方军政委程益国向王渡、陶铸儿授旗、授印,颁发任命书。

集团军成立后,王渡、陶铸儿就马不停蹄地连夜赶到黄石场三湾岩,具体研究按照13集团军的建制,组建军部机关和纵队、支队编制序列,加紧部队的组建工作。

根据西方军领导的指示,他们发布通告:川东一路红军指挥部正式改称中国工农红军西方军第13集团军军部。

军部设于宣汉黄石乡场三湾岩一个四合院。西方军总部陆续从其他各军调派大批红军干部,来担任红13集团军营以上主要领导。

由原清溪团总、王渡堂妹夫任俊卿领导的清溪、峰城游击分队改编为军直属警卫营,任俊卿任营长。另设1个通讯班负责通讯联络和军部文件、命令的传递。

黑天池游击队诸将,也是在接到军部任职通知后,才知道当年在清溪作战时,王渡司令保证清溪团防不会来多事的原因,原来团总是司令的妹夫,早就是地下党员了。

集团军以下:

以原四川一路红军3个支队为基础,就近联合地方武装游击队,按照33制编制,分别组建成97、98、99三个纵队,每纵队下辖3个支队,支队以下营、连、排、班相应成制,条理清晰,关系明确。

以蒋群麟领导的第3支队为基础,联合达县各地的地方游击队、蒲家场独立游击大队和其他地方游击武装,组建97纵队,蒋群麟任纵队司令员,龚堪彦为政治委员。纵队部设于达县蒲家场。97纵队部实际没来得及组建,全纵队各部队就配合红西方军布防于达县碑庙、蒲家至宣汉双河一线作战,配属于就近的红军主力部队,不断地向主力贡献兵员。

下辖的291支队,支队长是达县人唐全弟。292支队,人员暂缺。293支队,支队长王荣澍。

以冉南轩领导的第1支队为基础,组建13集团军98纵队,冉南轩任纵队司令员,纵队部设于清溪冉南轩司令家的冉家垭口。

以王波领导的第2支队为基础,联合南坝财周围的游击队、赤卫队等农民武装队伍,组建的99纵队,纵队部设于南坝场,王波为纵队司令员,辖三个支队,297支队,王波兼任支队长。298支队由地下党员、原芭蕉场团防中队长吴志太任支队长。299支队由雷雨苍任支队长。

红13集团军边组建边扩充边战斗,许多区乡地方武装和民团队伍,也一朝易帜,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3集团军所属各纵队、支队、独立支队、营的番号。

如黄金场石头寨王金山、杜大伦、覃金山、张正月等农会会员,组织100多人的游击队,与其他地方游击队汇合成300多人的队伍,组建为独立营,后编入13集团军295支队1营。

芭蕉场团防中队长、地下党员吴志太不断吸纳农民进入他的团防中队,队伍发展到200多人,加上隐蔽于黄石、下八等团防中的一批游击队员,在宣达战役打响时,公开打出四川一路红军旗帜,参加会师下八、攻打南坝等战斗,被编入红99纵队战斗序列。

各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动员和组织青壮年农民参加红13集团军。全县群众掀起轰轰烈烈的参军运动,不少青年人长途跋涉,昼夜兼程赶往13集团军所辖各部参军。周边县也有大量青年投奔红13集团军。得胜场王家屋青年王定烈同门叔侄8人,随同马渡、隘口、得胜的300多人一道,连走4天,行程300多里赶到上八庙的299支队参加了红军。

新成立的13集团军住地分散,军部、政治部在黄石场三湾岩,军医院,经理部在清溪场。蒋群麟领导的97纵队,部队远离军部,蒋群麟司令员,龚堪彦政治委员,长期被留在军部工作。

红13集团军的编制确定后,按红西方军总部的要求,陶铸儿就赶到达县城,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动员群众出工出力,将刘存厚办在达县城内的各种工厂机器,转运到南江去。在没有公路、铁路、甚至连马车都没有的山区,无疑一个天量的工程。

整个红13集团军,实际上是一个大的补充军,大量的兵员在初步训练后,不断输送给主力部队。

红西方军入川时仅1。5万疲兵,入川后即扩大了4万,解放川东北后,队伍扩大到8万人,大量的战损后,仍保持着8万战斗部队。

吴焜的三营在13集团军成立前,被改编为蒲家场独立游击大队,几天后,又被改编成蒲家红军独立营,独立营刚成立数天,又改成红13集团军第97纵队291支队3营。吴焜任营长,教导员唐元明。

三营的干部战士,跟本纵队的两个支队长,过去未见过面,也不了解。直属的291支队长唐全弟,忙着整理另两个营的队伍,仅来过一次吴焜营。吴焜见他年纪在25岁左右,大户人家的子弟,中学毕业后当过教员,身穿着一件布长衫,下摆扎在腰间,腰带上插着1支驳壳枪,看了3营的情况,叮嘱加强训练后,就匆匆离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