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恶龙”(2 / 2)

婉娘宛若雷击,她脑海一片空白,貌似听到了不得了的大秘密。

朱祁钰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身形一顿,整个明堂宛若时间被禁止了一般。

不过闪动的烛火,还在诉说着时间流逝。

一时间朱祁钰脸上深邃,看不出喜怒。

良久才开口道:“母亲说她才是我和太上皇的嫡母,后来因为父亲宠幸孙太后,而被迫退位。”

“嗯!”

婉娘闻言重重的应了一声,心中闪过一丝喜悦,他还是会护着自己。

又沉默了良久,朱祁钰也没了食欲,开始转移话题。

“你知道吗?屠龙勇士最终会变成恶龙,我能做的也就是让社会趋于相对的平等,避免勇士成为新的恶龙。”

似在对婉娘诉说,又似在对画像倾诉。

“您是在担心,国朝衰落吗?”

婉娘接话问道。

“是啊,有史以来一直遵循着百年王朝的规则,想要国朝打破这一规则,需要无数代人的努力。可是后世子孙谁又能保证他会继承先辈的意志呢,无能的人只会败坏根基。”

“您有些杞人忧天了!”

“也是,尽最大努力吧,一个人去跟天道对抗,终究是蝼蚁憾天,触而不得。

你知道什么事天道吗?”

“奴婢不知。”

“我理解中的天道分两种,一种是天地法则,道法自然。一种是人间大势,道法无疆。

天地法则好理解,世界运转的最高规则,比如生死、宇宙,万物遵循寄生。

人间大势也好理解,人的集体意识,世人皆须遵循,大势所趋便是对它的一种解释。

我之改革非一家之所,非一地之所,乃天下之地。而其阻力,便是当今大势。

因为当今大势不在我,在天下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您的,那天下人肯定是站在您这边的。”

“是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惜帝王永远只是名义上的王,而真正那个王,却是天下人。

你若忤逆了这个真正的王,它可是会翻脸掀桌子的。”

“可是天下人还是在您统治的国度之内,在这里您可以一言决生死。”

“国度?国度?家国?家国!国家……”

是啊,家在国前,为什么国不能在家前。

虽说历史上不乏有将国放在第一位的人物,可是在宗法制的封建社会,有些地方往往宗法要比国法大。

朱元璋发布《大诰》的原因之一,就是意识到宗法对封建法治的威胁。

但是洪武十七年,重新对官民祭祖制度调整,将庶民祭祀二代祖先改为三代祖先。

三十一年,又推行《教民要款》强调子孙赡养祖父母、父母,“当随家贫富奉养无缺”。还针对民间规定祭祀四代祖先的固定格式,允许庶民祭祀四代祖先。

虽为收拢民心,却也是造成明朝中后期宗族乡约化,族规大量出现。

甚至现在都有了一些国法不下乡的苗头。

说到底还是理学两派闹的。

理学中的程朱理学流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及客观唯心主义,讲究格物致知。

而心学流派认为世界本源是“心”,及主观唯心主义,讲究反省内心。

两者都是唯心主义,对前期统治思想或有帮助,但却只能兴族,不能强国。

特别是,明朝后期弃农从商,道德崩坏,国朝衰败,都和心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惜明末唯物主义才复起,如果换在明中期,或许能……

对啊,既然有唯心主义,怎么能没唯物主义。

两大主义打擂台,皇权居中调和,只要掌控好度,也许可以改变现状。

再说历史上唯物主义思想家也不少。

战国时期的《天问》。

春秋战国其实的墨家主张自然科学、数学思想。

战国末年的荀况,荀子。他在宇宙论、认识论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路线。

东汉王充所著《论衡》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但因为诋訾孔子、厚辱其先,违反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攻击和禁锢,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南北朝时期范缜的《神灭论》,批判唯心主义的神不灭论。

唐朝的柳宗元、刘禹锡写了阐发唯物主义思想的《天论》、《天说》等。

北宋王安石的《洪范传》、《老子解》、《诗义》、《熙宁字说》等著作,宣传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张载则宣传了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

南宋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陈亮和叶适等。

可惜明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廷相还未出生,朱祁钰手里没人可用啊。

更别说明末三大家了。

从关东调人,还是算了。

那都是干实事的老实人,还是别让他们跟这些能把死人说成活的的儒生打嘴炮了。

战后老百姓肯定要发泄一下两次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负面情绪,那就开放思想教育辩论。

“给他们个发泄的口子,免得出现自我感觉良好的勇士。”

叛乱是历朝历代都必不可少要着重注视的议题。

哪怕知道历史进程,也不敢掉以轻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