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孤身(2 / 2)

到清顺治时期,才改名景山。

镇山,见证了三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朱祁钰领着气禁卫过百果园,登上万岁山顶,俯瞰着北京城。

他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把北京城,建成世界第一大城。

不仅要复建元大都北城墙,还要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建。

他要让万岁山,成为北京城真正的中心。

因为他觉得现在的北京城,跟后世北京的相比,不止是规模,就连人口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人口暂时不是问题,京城外依城墙而建房舍不少,尤其是南城已经有小镇规模。

虽然此时已将城外百姓迁入城内,但是瓦剌退后百姓还是要回去的。

就算不说为了朱祁钰自己的野心,可是为了百姓安全这么好个“借口”,也要扩建南城。

日本金银已经开采,届时必定流入大量黄金白银,怎么花这些金银是朱祁钰最头疼的问题。

虽然他已经计划了一些,可是也就才花掉九牛一毛而已。

“我要在那边建个养心殿,等他回来就让他继续住在乾清宫。”

“嗯,那边文华殿东北边那什么宫给我改建成南六所,以后给皇子们居住学习。”

“不过以后得组建御膳房,我可不想饿死。”

“嗯......算了,还是把整个皇宫翻建一遍吧。”

朱祁钰对着皇宫点了点,之后还是觉得重新翻建比较好,按照清庭皇宫建造。

那样便可以把许多空闲地利用起来,而且建造的宫殿房舍也够用了。

他打算把皇宫内廷分成两半。

乾清宫及以东所有宫殿为东宫,给朱祁镇居住。

乾清宫以西所有宫殿为西宫,他自己住。

这样安排,也是因为以后军机处要安置在右顺门西侧,便于自己掌控。

文官,算了吧。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他也学着做了一年目标,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蓝图。

不管他是否真的会在七年后病死,时间紧一点没错。

如此大规模的建造工程,一边可以转移战后百姓的精力,一边可以将外来的大量金银输入民间,增加宝钞信用,抬高价值。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一切只有登基之后,打退瓦剌大军再说。

这时,一名气禁卫从山下飞奔而至。

“王爷,襄王进京了,随行的还有襄王嫡长子朱祁镛,现在正在十王府等候召见。”

“哦,王叔失踪多年的儿子回来啦。”

朱祁钰嘴角微翘,自问自答道。

朱祁镛,襄王朱瞻墡嫡长子,继位襄王期间勤政爱民,体恤当地的老百姓,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死后被当地人民所纪念。

与朱祁钰和朱祁镇是堂兄弟,同一个爷爷。

后来朱祁钰病重时,曾有大臣主张立当时为襄王世子的朱祁镛为帝。

朱祁镇复位后,也因此事对其父朱瞻墡颇有猜忌。

朱祁钰知道自己这位王叔,可有着与前汉王朱高煦同样的野心。

他历史上曾两次流露出对皇位的窥见,一次就是现在的土木之变,另一次是朱祁钰病重之时。

没办法,朱棣的造反基因也遗传给了自己的子孙。

不过有一点就是这位襄王空有窥见九五之位的野心,却没有相应的胆略,更没有朱高煦的魄力。

能做的也就是在桌子下面踢踢脚,让一些较好的大臣试探试探有没有机会罢了。

“咱们这位襄王还算老实,不过这失踪了近十年的儿子突然出现,他就没有一点疑心?”

朱祁钰心中不禁有些好奇。

“四哥,终究是他亲生,无论是模样还是一些印证,都能证明他是嫡长子。”

一直是个透明人的赵信接过了话茬。

“嗯,以后就不能叫四哥了,咱们的老四现在是有名有姓的皇族宗室,虚位多年的襄王世子之位,也该有着落了。”

朱祁钰点了他一句,看着远方感慨道。

“喏,信明白。”

赵信躬身应道。

“羡慕他们吗?都有家人。”

许是站累了,朱祁钰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

“不羡慕,也羡慕不来。”

赵信摇了摇头。

“是啊,羡慕不来。”

朱祁钰叹声道。

他虽然也有母亲,也有妻儿。

但他并没有感觉到拥有亲人的快乐,反而觉得她们是累赘。

因为这个家给他的感觉很累,并不像前世家庭那般幸福。

每日的战战兢兢,如同悬崖上走钢丝。

与其说是亲人,不如说是压在他身上的包袱,随时可能让他失去平衡,跌落无尽深渊。

即使吴太妃,在朱祁钰心中也不是亲生母亲的角色。

如果非要给吴太妃安给母亲的身份,那也是养母罢了。

在这个世界,能体会他内心孤独的没有任何人,哪怕身世孤零的赵信,也体会不到。

朱祁钰不羡慕那些有亲人的,反而羡慕赵信这种孤零的人。

没有负担。

说他冷酷也好,说他无情也罢。

反正这是他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哪怕是那位精神寄托,也不过是他对前世亲人的替代品而已。

当一个人思想固化之后,哪怕环境再怎么变化,也改变不了他从小就开始认知的某些事情。

比如亲人。

比如底线。

比如金钱。

比如怕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