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34(1 / 2)

带回去,两人在小院消磨大半日时光,送别时在门口依依不舍。

直到他身影消失,二娘将门合上。赵怀释的包袱被施行接过,他吩咐道,“我离京时,在京的所有暗卫都要护着二娘。”

施行低头应是。

*

二娘继续在文渊书馆恢复抄书的生活,自从那六百钱的任务圆满完成,她与郭简的关系就亲近了不少。

他给她升级了抄书的内容,还提高了工钱,二娘蹭到的午饭也变得丰盛。

赵怀释会有家书送来,程崖不在,是施行送来的,他说自己商队会接送信业务。信里是风土人情和他的思念,二娘将信放入钱匣子里。

因为赵怀释去得录州,二娘对录州格外关心起来,发现书馆内有人谈论录州的冒名顶替案,太子监察,大理寺和吏部都去了,二娘心想周怀的老师不会是太子党吧。

对太子也添了几分关注。

然后她发现,那些学子对于科举是真的在意啊,毕竟寒窗苦读多年,一朝金榜题名,却被冒名顶替了,那人该多可恶。

学子多是主张严惩的,还有好事之人组织人员,如果太子有轻拿轻放的意思,就游行示威。

二娘瞠目结舌,看来好事之人各朝各代都不缺啊。

然后她就发现,大俞朝虽有科举制度,考上的人和能当官的人却很少是寒门,多是世家大族、勋贵子弟。

也很正常,有钱投入到教育的家庭总会比吃喝都要发愁的家庭更容易出人才。

二娘却有些不快,怎么降低受教育门槛,她用废纸写写画画,发现自己目前能做的有限,比如寒门学子补助、贷款这种,只有国家机器能够达成。

而商家或者同乡的助学奖学金,二娘也无法插足,并且这容易变成结党的纽带。

她脑筋一转,看到手中的纸张,大俞朝现在是不是还未有教辅书系列。想到每种考试如山高的教辅资料,二娘心念一动。

大俞朝的科举也需要一本教辅书。

她草写了一份计划找到郭简,口若悬河的介绍这款产品会有多赚钱,“考试的人最怕自己的资料比不过别人,即使不买也会借来看看内容,就怕差在资料这半口气上。”

“若是我们能请些名家评论破题思路,有能做个状元专题,肯定能火爆,而那些文人墨客又能扬名,一举多得。”

郭简看着那简单的计划书,又看看二娘,“那我要投多少钱进去说动他们,这些状元现在不乏高官,怕是连他家门槛都进不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