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五味杂陈323(1 / 2)

时间不等人。

商贸大厦建设工地的***事件尚未查清,东城片区改造搬迁动员会的时间到了。

动员会在夏枫的催促下如期召开,开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热气腾腾。

会场设在一片废弃的厂区内,当然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周围扯起了“告别脏乱差,奔向新生活”、“拥护拆迁政策,建设美丽家园”之类的红色布条宣传标语。

街道的老年秧歌队助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喜庆的事情,离不开鞭炮。

为了体现县里的重视,夏枫携孙桂香、杨建平集体出席,并做了动员讲话,主要阐述了三层意思:片区改造对改善民生的意义,搬迁补偿及还建政策,未来新社区建设的美好设想。

早就盼着拆迁的居民们被激情满怀的夏枫liao拨得喜笑颜开,兴奋异常。

为了营造良好氛围,夏枫还授意尹世雄提前安排了两个居民代表在自由发言阶段上台表态,给了他们优惠条件,那就是享受最先报名者的待遇,即:按困难户进行补偿、挑选住宅户型优先。

这两个居民本来就对拆迁很感兴趣,如今又额外尝到了甜头,积极性就更加高涨,上台后话语不多,情绪激动,态度鲜明。有一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激动和诚恳,还振臂高呼:“坚决拥护政~府拆迁!”

台下一片欢动。

群众是不会举手高呼口号回应的,但现场的气氛却是爆棚,有的人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回答“拥护”或者“支持”。

“下午俺就动手搬家,明天上午就彻底搬完!”

台上的居民代表几乎是喊了起来。

这场景,让夏枫想起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上反映的发生在革命老区的故事,那是抗战时期,为了动员适龄青年踊跃参军,一名很有觉悟而又年轻漂亮的识字班(即当时的姑娘)走上台去,向着全村百姓大喊“谁第一个报名参军俺就嫁给谁”,结果全村最穷的一个青年报了名,那识字班果真就嫁给了他。

当年革命老区的青年们踊跃参军报国,是为了早日赶走日本鬼子过上安稳富裕的好日子,今天兴通居民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搬迁,不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无论哪朝哪代,作为执政者,只要你愿意为百姓服务,百姓就会拥护你、支持你,否则就会推翻你!

孙桂香显然也受到了感染,带头可劲地鼓起掌来,大家随之跟上,热烈的氛围达到了高~潮。

主持人尹世雄很有基层工作经验,见时机已到,及时发表了简短的总结讲话,主要意思是:县~长亲自出席,体现了县里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坚决不当钉子户,不扯拆迁工作的后腿,不影响其他人快速奔向新生活,早日住上还建房。

给居民留出了20天的搬迁时间。

联系住房,搬家,时间也是够紧张的了。

搬迁的时间节点定了,谁来拆迁、建设仍未进行公开招标,有些人便心急如焚,杨建平尤甚。

夏枫则是稳坐钓鱼台。

仅仅三天时间,587户居民中已有512户搬迁完毕或正在搬迁,有75户未有动作,这其中多数都在等待观望,有打算多沾便宜的固执想法。

这就是钉子户了。

按照既定方案,片区改造指挥部与东城镇一起,梳理出50多个机关干部,一般干部包一户,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包两户,落实责任,限期动员搬迁。

鉴于对杨建平的担忧,夏枫让孙桂香近期也有重点地多往这方面靠一靠。

政~府的重点工作,常务副县~长靠一靠,分管县~长也说不出什么毛病来。

“县~长,您是总指挥,就不要包钉子户了。”孙桂香建议道。

“不,按规定来,我也不再多包,就包两户。”夏枫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想着借此机会锻炼检验一下自己,也更真实地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

这天上午,夏枫在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了他所承包的钉子户陈京峰家。当来到陈京峰的家门口时,夏枫惊讶地发现,这就是大雪之中他救助老人的那家。

夏枫率先推开大门旁边小屋的门,探进头去,见那老人正坐在床上发呆。

这才多长时间啊,老人更加苍老,神情木然。

夏枫喊道:“大爷,您还认识我吗?”

老人似乎聋了,直直地看着夏枫,嗫嚅着,没有言语。

他早已记不得过去的事,更记不得夏枫是谁了。

“大爷,您吃饭了吗?”

这话,大爷听懂了,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一天一顿,还没到时候。” 天啊,一天只给吃一顿,现在不到上午十点,看来是中午才给饭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