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回:孙傅忽然受启发·下令京城寻三人411(1 / 2)

守城的宋军,被突来的石块和弓弩组成的狂风暴雨,给顷刻间再次吞没。城墙上顷刻间再一次无一人生还。可是狂风暴雨一旦过后,守城的宋军士兵再次奔向了城墙,纷纷拿起了带血的石块,纷纷向下还给砸向了爬城的金兵,金兵仍然无法爬上城墙。

同时,那些勇敢勇猛的宋将不断的率领已经不怕死了的宋兵不断的开城门主动出击杀出来,不断的杀向正在爬城的金军。

金军只顾爬城,没有料想到城内的宋军会在这种情况下自杀式的冲出来,再把城门关上,与他们亡命疯狂般的决一死战,这样的短兵相接场面,不由得让攻城的金军胆战心惊。

尽管每一次冲出来的宋将宋兵,都给攻城的金军以较强的杀伤,尽管最终战死的不剩一兵一卒,但也最终难以改变战况。

连日来,在金军的连续疯狂的进攻下,汴京城内,守城的宋军伤亡惨重。尽管这样的守城战一开始就打的很苦,可是仍然没有削弱城墙上宋军的守城意志。尽管面临快要断粮的饥饿,守城的士兵还仍然顽强的坚持在与金军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天天在城墙上指挥宋军作战,看到宋军天天伤亡惨重,已经惶恐不安焦头乱额负责防守汴京事务的兵部尚书,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的孙博,却在晚上翻**书时,看到丘浚的《感事诗》,在翻阅《感事诗》时,忽然在看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郭京杨适刘无忌,尽在东南卧白云。而受到了强烈的启发。

《感事诗》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如何又会引起孙傅的重视?和让孙傅受到强烈的启发?丘浚又是什么人?如何又会著了此书?却原来丘浚也是北宋人,他是北宋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在宋仁宗景祐年间为句容县令,后来累计官升至殿中丞。他好占卜,在诸大臣中以占卜预测奇准极为出名,极有一定的名气声望,为后来宋之许多官吏所推崇。他在读《易》(即《周易》)时,在读到《损》卦(山泽损)、《益》卦(风雷益)二卦时,悟得玄机,而知道未来之兴废。也就是说,他写的这本《感事诗》与占卜预测未来有关。也就是说,孙傅在翻看这本书时,自然是眼下被金军天天疯狂攻城给打急眼了,想通过这本书来看看大宋经过如此洗礼的前程。

由此,孙傅在此书上看到了上面的这两句话,便受到了启发,经他思忖再三,他忽然感到,为什么他在此书上一下子看到了此二句?而且又很是忽然会心动,这必不是一般的偶然,这其中必有一定的缘故。于是,已经被金人打急眼而急于寻找退敌方略挖空心思的孙傅,左思右想之后又一下子被启发顿悟,而得到的启发更是强烈。不由让他眼前一亮,这更感到不是偶然了。于是心道郭京杨适刘无忌,即然有三个人的姓,这必然就是三个人,而这三个人的下面所出现的诗句又是“尽在东南卧白云”。“尽在东南卧白云”这又是什么?白云又是什么?白云能在此书上出现,岂是白云那么简单?自然深卧玄机,而汴京在中国而言又不是东南吗?这就更让他感到这不是一般的偶然巧合了,更不是一般的诗句了。

于是,孙傅便一下子喜出望外,认为也一下子悟得了天机玄机了,感到一下子找到了玄机和救命的稻草了,就立刻第二日迫不及待的在全汴京下令,全城寻找郭京杨适刘无忌三人,看看这三人又是怎样的三个人,其中里面又卧有什么样的玄机。

却又果然他感到这不是偶然,就如他心里感受感到的这样,这个郭京的确就是一个人,而且这三个人名又的确与他认为的那样,又的确就是三个人。而且这个郭京的出现,又为北宋的灭亡滑稽的添了浓重的一笔,把大宋的未来交给了神仙,让神仙来护佑。

却还别说,孙傅的命令一下,果然,当即当天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濋,就想起一个人来,就立刻迫不及待的向孙傅来举荐这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郭京,郭京曾经在王宗濋的军中任一名副都头,后来因为感到在军中升迁太慢,不能令他感到立刻出名得到重用,就想着学道而退出军中,就出家去学了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