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李三才的“赋税新措”94(1 / 2)

就在侯平赶往辽东的时候,大明朝廷掀起了一场滔天巨浪。</p>

事情的起因是九月二十五日,南京户科给事中王建中上了一封奏折。</p>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六月报告,说万历九年丈量田土时,该县豪富大户朱灼等人贿赂经理人员,隐瞒田土三万三千五百亩。</p>

这些田都以非法手段寄生在嘉兴、秀水两县。</p>

由于这些隐田都不缴税粮,最终只能让三个县百姓一起平摊赔偿。</p>

嘉善知县查明了事情的真相,请求户部派人下去督促该浙江省巡抚、巡按等官严加查勘,限期上报。</p>

并请求治豪强之罪,以缓解小民被连累赔偿税粮的苦楚。</p>

万历皇帝同意了嘉善知县的请求。</p>

原本这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是有一个人不原意就此了结。</p>

李三才当即上了一封奏疏,痛陈了农民之苦。</p>

收获不多,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反观富商,巧取豪夺,还要逃税漏税。</p>

然后他在奏疏建议提高商税,以平衡日渐萎靡的农税。</p>

随后还附上了详细的商税征收细节。</p>

其中最低的商税比例都达到了十抽其一,比如印刷、米粮之类的生意。</p>

而高的达到了十抽其三的地步,比如字画、古玩、金、银等贵重金属交易。</p>

可是这封奏疏可谓是一石激起千重浪。</p>

朝堂之上吵成了一片。</p>

只是大明朝堂有一个隐性的潜规则,没人敢在明面上为商人发声。</p>

也就是说,如果正面攻击李三才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扣上一顶勾结商贾的帽子。</p>

可是这么大的事,不阻止又不行。</p>

一但李三才的税收改革真的通过了,这不就要了他们的半条命吗?</p>

都想阻止税改政策,但又都不敢在明面上反对李三才。</p>

怎么办呢?</p>

一时间朝堂之上乱成了一锅粥。</p>

几天过后,万历皇帝下发内阁走流程。</p>

方从哲和吴道南都不敢签。</p>

直到此时,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书信送到了宫中。</p>

是前任首辅叶向高的来信,信中先是狠狠的肯定了李三才的税改政策。</p>

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p>

但是这样的政策如果冒然全国推广的话,只怕会引起大的动乱。</p>

因此他在信中建议选一个地方先试,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再推广到全国其它的地方。</p>

此一方案立马得到了朝中重臣大多数人的支持。</p>

随后便是要商议试行的地方放在哪里为宜。</p>

朝中大臣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将改革试行地点定在了通州。</p> 众所周之,通州是李三才的大本营。</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