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巡边使(2 / 2)

“原来如此。”

朱寿走下座位来到李天昊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膀:“那就烦请李把总引领本官巡视一下防区要地吧。”

“下官遵命。”

1510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青年在宣府的城垣边画了一个圈。

李天昊在当时并未预料到这次巡视会给自己的命运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只是态度恭谨却又有些漫不经心的策马跟随在朱寿右后方半步,解答他不时提出的问题。

“李把总,蒙古人犯我大明通常是从何处进攻?”

“回大人,蒙古犯边的进军路线主要有两条,皆从古北口而入,一条路是通过蒲阴陉攻击紫荆关,另一条路是过军都陉叩打居庸关;前日两次进犯,敌军就都是走的军都陉——居庸关一线,龙门卫正处在这一防区,故而首当其冲。”

李天昊说完想了想,补充到:“倘若敌军越山海关向西迂回,或者出井陉过娘子关折向东,也可绕道古北口攻击宣府,只是山海关和娘子关分别是辽东镇和大同镇防区,通常他们不会冒着遭两镇夹击的风险如此大费周章。”

朱寿忽然勒马回首看向李天昊:“李把总,倘若他们愿意大费周章,那便如何?”

李天昊直视朱寿的眼睛,一字一顿回到:“大人不忘土木堡之事乎?”

朱寿眼中刹那掠过黯然夹杂着愤恨的情绪,仿佛李天昊一句话勾起了他心中不堪的回忆。

那不只是他的耻辱,也是整个大明的耻辱。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不世出的枭雄也先兵分三路,由东向西分别攻向辽东、宣府、大同,强悍的蒙古骑兵打穿明军外围防线直插纵深,在怀来城外土木堡追上了明英宗御驾亲征的五十万京营主力。

大明堡宗就此一战成名,不管他想不想,他的名字都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连带着当时的全体汉人一起陪着他现眼。

如果你也姓朱,你更会觉得格外丢人,比如此时的朱寿。

他脸上神色极不自然的转换了一下,稍稍镇定下来,举目望着李天昊。

“李把总在宣府戍边多久了?”

“下官世代为此地军户,自十八岁入行伍至今,已有七年了。”

“你遇到过多少次蒙古进犯?”

“回大人,蒙古犯边年年皆有,早些年的瓦剌、近些年的鞑靼,从未断绝;宣府镇三五月一小战、三五年一大战实为寻常之事。据下官所知,左近的大同镇也差不多。”

“敌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军只能据城困守,何时才是尽头?李把总,以你戍边多年的经验看来,我大明就没有什么法子彻底根治一下边患吗?”

朱寿颇为烦躁的问完这句话,李天昊却笑了:“大人,下官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把总,哪里会懂得这种军国大事?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朱寿自嘲的一笑:“本官这也是…病急乱投医罢了,咱们继续巡视吧。”

龙门卫防区范围并不算大,一个下午也就转过来了,日落时分,李天昊陪同朱寿回到了卫所关城。送他回到馆驿后,李天昊看了看黑下来的天际,决定今晚不回永平镇的家中,在卫所的值房忍一宿算了。

毕竟明天一早,龙门卫全体部属要正式拜见奉旨前来的巡边使大人,奔波了一天,李天昊中午吃下去的酸菜白肉火锅早就消化光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