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戏说《英雄》的看法(1 / 2)

横店的秦王城里,正在拍着秦王和无名谈人生的戏段,看的康程有点怀疑人生,特别是道明叔那一段。

秦始皇甘愿甩出长剑,说道:“你刺死我吧!”

别人什么感觉他不知道,但他感觉到了天雷滚滚,一张嘴张的老大了,已经不是言语能够解释的通了。

而且还一点就是康程无法理解的,《英雄》的故事完全创造了另外一种风格!

感觉在看偶像剧的感觉,秦王在装酷,刺客也在装酷。

台词也让康程尬的满身的鸡皮疙瘩,时不时的还打个寒颤,让一旁的师哥担心不已。

现在已经入了12月份,天气已经转冷,加上横店湿冷的天气,整得杜桔每天晚上睡觉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就担心康程感冒发烧。

在康程再三的肯定没事后,杜桔才相信。

没再去管他的师哥,一心的分析着老谋子这部电影的优劣。因为这部片子太他么颠覆了现有人们对于刺秦的既有认知。

不说远的,就说人们对秦始皇固有的认知,秦王是什么形象?焚书坑儒,手段残忍,后期苛捐杂税,民不聊生,他就是一个暴君啊!

我们从小学习历史,知道真相,这就是以往我们的认知。

而老谋子的影片恰恰相反,影片对秦王歌功颂德,说秦王发动战争,是为了天下,这点完全赞扬他,那叫一个卖力!

所以,康程很是担心会有很多观众不买账,到最后老谋子可能落得两头不讨好的。

还有故事失真,这个是康程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失望。

真实的荆轲刺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历史课本和语文课本我们都学过啊。

电影中,刺客无名和秦王两人侃侃而谈,得知无名是刺客后,秦王是面不改色,镇定自若,还主动问东问西,还主动扔出长剑,慷慨陈词:你杀了我吧。

看到这里,观众感觉太伤自尊了,这剧情不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吗?

刺杀场面,那么平和,这正常吗?

历史上真实的刺秦场景是什么?

根据西汉刘向《战国策》描述,场面一点也不浪漫。

话说在大殿之上,荆轲摊开地图让秦王看,图穷匕见,于是拿着匕首开始要砍秦王。

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居然挣断了袖子。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呀跑,非常狼狈不堪。秦国的大殿君臣都惊呆了,事情太突然,大家都失态了。荆轲继续追逐秦王,大家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于是一群人空手同荆轲肉搏,也就是群殴荆轲,完全是斯文扫地。

最后呢,荆轲被大卸8块,场面相当血腥......秦王心惊肉跳,血压飙升,感觉像是做了一场噩梦啊。

这才是历史,相反老谋子的电影里,秦始皇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一个壮士聊天,谈人生谈理想?

再说了,两人身份差距如此之大,也没共同语言啊!

秦王因受刺客困扰,多年难解甲胄,睡眠质量不好,但是,你秦王怎么一点也不堤防这位击杀三大刺客的武士呢?

既然是召见,必定是做过背景调查的,难道就没有查出无名的真实身份?

秦始皇甘愿甩出长剑,说:你刺死我吧!

这不是在开国际玩笑嘛?秦王真的有那么大的胸怀吗?

无名本来一心刺秦,10年执着,居然因为与秦王的一番交谈,就被秦王的气度所折服,动摇了自己的立场,马上变成了投降派,甚至对秦王顶礼膜拜,自己就放弃了刺秦。这也太儿戏了吧。

无名被洗脑的也太快了,太不可思议了吧。

空洞而失真。

你身为一名剑客,意志这么容易动摇,还有什么资格刺秦?

撇开上述的不去理解,但真让康程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这么说吧,论电影美学,色彩美学这一块,国内第七代导演全部绑在一起,可能都没陈凯哥、墨镜王、张一谋任何一个人强。

老谋子在色彩方面的运用非常娴熟,影片主要角色均着纯色且色彩亮丽的服装,配纯色装饰,极富个性,充满了寓意。

其中张曼玉、梁朝伟着翠绿纱衫,章紫怡着洋红纱衫,李连杰则全身黑色秦佣装。

不同的颜色也暗示了四位主角的不同命运,成为本片在艺术上的一大成就。

康程他也在老谋子身后观察过拍摄的素材,说实话,每一个镜头,按后世的话来说都能做为屏保来使用,而且一些的构图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觉得如果自己要独立拍一部片子,应该不会找不到手脚了,拍起来应该会比之前没进剧组的时候自如一点了。

此时英雄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已经到了尾声。

“程子,我打听到了,听说预计在元月中旬杀青。”杜桔急匆匆的冲进了房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