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鲁王殿下的业绩136(2 / 2)

熊汝霖,字雨殷,浙江余姚人,万历二十五年生人,崇祯四年进士,在福建同安知县任内,参与过对来犯厦门之荷南人的打击,所以他对福建情况也算是比较熟悉的。

南都亡后,时尚在江北的熊汝霖缟素渡江,回到家乡余姚起兵反清,其后辗转拥立鲁王在绍兴监国,成为朱以海亲信。

唐鲁之争,当隆武帝派来的使者下达诏书要求朱以海退位归藩之时,熊汝霖坚决反对迎诏,当时他对朱以海进言道:

“主上原无利天下之心,唐王亦无坐登大宝之礼,有功者帝而,若我兵能复杭城,主上即承大统,已是有名,若其不能,使唐王兵克复武林,直取应天,功之所在,谁敢与争?此时而议迎诏,未晚也。”

那个时候,在熊汝霖等人的坚持下,朱以海终究没有迎隆武帝的诏书,其后,唐鲁之争愈演愈烈。

如今一年多过去,形势大变,鲁王军队别说兵复杭城了,就是鲁王的浙东,连带着唐王的福建,都沦陷于虏手,可熊汝霖依然还保持着乐观精神,对鲁王朱以海寄予厚望。

毕竟,好坏,是对比出来的。

他们监国鲁王政权丢了浙东,唐王政权丢了福建,都是失地,可谓半斤八两,但鲁王总归还好好活着,唐王朱聿键却已经死无葬身之地,这说明相比较于唐王,天命还是更加眷顾鲁王殿下!

熊汝霖也认同张名振“三分天下我为其一”的战略,唐王政权虽已灭亡,可听说广东的那个桂王又冒了出来,对于广州的桂王,熊汝霖还是一以贯之地抱着“有功者帝之”的主张,将其视为和唐王类似的竞争者,抱有与之争高下的心思。

不过,多少吸取了唐鲁之争教训的熊汝霖,也不想去主动找桂王的麻烦,在他看来,大敌当前还搞窝里斗,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还是和张名振一样,熊汝霖想要通过辅佐朱以海收复福建,在抗虏事业中立下实打实的成绩,来名正言顺地压那僭越称帝的桂王一头。

因此,朱以海的重用,熊汝霖自是欣然接受。

在以朱以海为抗清旗帜,以熊汝霖主导朝政、以建国公郑彩主导军伍之后,鲁王政权即着手开始收复失地。

正月内,周鹤芝等部收复海口,派参谋林龠舞、总兵赵牧等人防守,以此来为鲁王军队收复福建的桥头堡。

二月,明军在已经被鲁王拜为元帅的建国公、太师、兵部尚书郑彩的统率下,对海澄县、漳浦县等地发动进攻,一度占领海澄和漳浦,其后清军援兵赶到,两军互有胜负,战事开始陷入僵持。

三月,更加习于陆战的清军终究取得优势,已经被明军收复的漳浦、海澄等地,陆续再次被清军攻陷。

四月,清兵攻陷海口,林龠舞、赵牧等人战死,周鹤芝等引兵退保火烧岙,郑彩也率领残兵败将从水路退向金、厦,水师实力目前还非常薄弱的福建清军只能望洋兴叹,奈何不得明军。

折腾了好几个月,尊奉鲁王的大明军队,损兵折将,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原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