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名振版隆中对135(2 / 2)

隆武帝蒙难、郑芝龙北上的背景下,不愿降清的郑彩选择尊奉监国鲁王,朱以海的势力由此大大增加,在福建抗清士民心中的威望和号召力,迅速增加。

可几乎与此同时,朱由桹在广州登基并且东征大败李成栋的消息,陆陆续续、隐隐约约地传到了福建,使得福建尤其是邻近广东的闽南地区士民,在选择尊奉谁这个问题,又存了摇摆之心。

外寇入侵的形势下,广大拥明爱国士民迫切渴望一个有魄力、知晓兵事、能打胜仗的宗室藩王站出来领导他们抗清。

毕竟,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清军打击下,屡战屡败的明军已经输输输……输麻了,广大拥明爱国士民急需胜利来提振信心,而大伙儿都认为只有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才能领导明军取得胜利。

对于福建的广大爱国士民来说,朱由桹率军在惠潮击败李成栋“五万大军”的战绩,是极其有含金量的,真可谓是打破了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爱国士民的抗清信心。

虽然有一说一李成栋手下的都是绿旗兵,可绿旗兵也是清军,也是可以把明军吊起来打的存在啊!

若是这位由桂藩即位的皇帝派遣军队,前来收复福建,福建父老乡亲定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可惜,这位有魄力、知晓兵事、能打胜仗,而且血脉最正统的广东天子没有继续趁胜进军福建,这很是让福建拥明爱国士民失望。

高冷的朱由桹暂时没空过来理会他们,急切反抗大清残暴统治的福建士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备胎——监国鲁王朱以海,来暂且作为反抗的旗帜。

毕竟,严格来说,监国和皇帝并不是一回事,他们临时尊奉近在咫尺的鲁王,是为了抗虏大局,想必正统的大明皇帝也不会介意的,大不了到时候形势若是变化,再转换门庭,把鲁王这个备胎踢开就是了。

反正皇帝都是你们朱家的。

不同于福建拥明士民,对于朱由桹的军队没有继续进军福建这件事情,鲁王朱以海君臣其实是喜忧参半的。

喜的是,他们不用直接面临桂王军队对于他们争取福建人心的威胁了。

一个是刚刚全歼李成栋、佟养甲大军,携胜利之威;一个是刚被清军从浙东赶跑,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难到福建。

一个是神宗嫡系子孙,距离帝系最近;一个是远支藩王,距离帝系偏远。

无论是在战绩上,还是在血统上,鲁王朱以海都比不过朱由桹,若是朱由桹率军入闽,福建人心向背,显而易见。

忧的是,桂王军队毕竟也是大明军队,而且战斗力还不错,没有桂王军队的助力,单凭鲁王,只怕光复福建是有一点点困难的。

不过,再难,朱以海还是想要尝试一下,大明社稷处于危难之中,这是他身为太祖子孙的责任。

不得不说,在大明诸多藩王之中,鲁王朱以海算是比较有胆识、有担当的,发觉福建士民忍受不住虏朝的残暴统治,纷纷起来反抗,他也有心站出来,去当这福建的抗虏旗帜。

这一方面是出于其对自家王朝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则多少也是有些觊觎帝位,以至于想要和朱由桹争高下的心思。

尤其在听到了拥立他监国的股肱忠臣张名振的劝说之后,朱以海的野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激发。

张名振,字侯服,弘光元年,虏军占领南都、弘光帝被俘之时,张名振在宁波府象山县任石浦参将,其后,他率军拥立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府监国,接下来数年他一直追随朱以海。

自舟山扈从朱以海逃到福建金、厦之时,张名振不失时机地向朱以海提出了具有大明特色的“隆中对”。

张名振将占领中原、气势正盛的建奴比作曹操,将据传已经在广州登基并且每天卧薪尝胆准备北伐的桂王朱由桹比作孙权,而将监国鲁王殿下比作刘备。

接下来,张名振又向朱以海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先控制八闽,再收复江南,三分天下,建基称帝,最终一统天下的大体战略方针。

这个战略,首先就是先利用博洛北返之后福建清军兵力颇为薄弱的大好时机,来团结福建军民,一举收复福建。

之后,将八闽作为基业之地,利用监国的名义和声望,招揽人才,如此情况之下,福建相对于鲁王,就相当于荆州之于汉昭烈。

至于在西南桂王僭越称帝的事情上,要吸取先前唐鲁之争的教训,千万不要与其针锋相对,哪怕无法联合,也要对其不予理睬,以此来全力避免同室操戈的悲剧再次发生。

既然桂王先前没有进攻福建,想必其北伐的方向应当是湖广或者江西,而桂王军队不自量力地出兵北伐,定然会吸引建虏主力军队的注意力,虏军主力云集湖广或者江西之时,江南必定空虚。

趁着这个机会,监国鲁王以在福建训练好的精兵,袭取浙江,收复南都,祭拜孝陵之后再正式登基称帝。

那时,桂王军队在湖广或者江西被虏军大败,而鲁王收复南都,此消彼长之下,全天下忠于大明的士民会知道谁才是正统!

趁着收复南都士气正盛,逆江而上,如同当年太祖平定陈友谅一般,将因为与桂王军队作战而损失颇大的虏军击败,如此,江南便是安稳。

这时候的天下形势,也就和太祖称帝之时的形势,差不了太多了。

接下来,北伐中原,就仿照太祖他老人家当年所为,就足够了。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同海外邦国的关系,争取朝鲜和日本出兵相助……

在利用这一番“隆中对”言语,对监国鲁王殿下进行了鼓舞之后,张名振就说他要告辞了。

他倒不是跑路,而是准备回到舟山待机,同时联络浙东老家的抗清势力,以待鲁王大军北上攻浙时出来响应。

至于收复福建这种小事,就全权交给殿下你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