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之三十31(1 / 2)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我爱你,心疼你,但是就是不说出来,打死也不说……

你感冒了,鼻塞、嗓子疼,很不舒服。爸爸打电话来,说:“感冒了吧,怎么不好好的呢?……”

刚刚还晴空万里的脸,一秒转阴,继而要下雨了,我赶紧抱着你说:“爸爸说了你,你有点难过了是吗?”

你已经哭出来,我:“你知道吗,爸爸心疼人的方式就是训人,刚刚不是也说我了吗,说咱们两个都感冒!每个人心疼别人的方式不太一样的。”

你不哭了,静静地听着,我接着说:“我心疼你的方式是什么?”你:“我不知道。”我说:“就是腻歪腻歪。”你:“我更愿意腻歪腻歪。”我:“嗯,不过你要知道爸爸是心疼你的,是关心你的奥。”

我忽记起,最近一段时间感冒之后鼻炎一直不好,每次和老妈通话,老妈都关切地问:“好了吗?”无论我答“好多了”还是“不太好”,老妈的回答都一样:“体质怎么这么差呀,自己得学着照顾自己,你真是让人不省心呢!……”

有那么一瞬间,我会感觉有点惭愧,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担心,真的很不应该,也有那么一瞬间,我会感觉好温暖,因为懂得这是父母担心自己,关心自己。过后,我当然不会介意,因为我用了好多年的时间,终于适应了父母对我的关心方式。它不会如涓涓细流沁入心脾,但是却让人感觉朴实如雨后那芬芳的泥土。

现在的你能懂得的还是我们直言不讳的相告,那些委婉曲折的深意,你还需要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不断地浸泡,才能懂得。

在你身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解开你的心结,不给爱留下情绪死角。

晚上爸爸回家,你们又滚到一起,聊得热火朝天,而我呢,秃子买个电风扇——一边儿凉快去了。

现在我从不吝惜对你爱的表达,我相信我的父母在我孩童时期,一样会搂抱着我,亲昵无比,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再彼此面对,多了很多的矜持。这也许是我们在经过那个叫做“青春期”的独立宣言后,父母不得不学会的矜持与尊重,而多年之后,是儿女唯一不想回首的岁月年华。

中国人对情感表达的谨慎与内敛,让你不得不佩服这个民族的羞涩,但是这却不妨碍中国成为家庭观念极强的国家,“家”成为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天堂”,即便远游他乡,也想魂归故里,不能归,故余光中做《乡愁》。

不过,论情感表达的内敛与羞涩,我觉得孟郊的《游子吟》更胜一筹: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这些瞎说八道听来是那么地让人恼火,而在你们感受到的却是无比的快乐

你和同一个单元的一小朋友一起回家,经常玩一个游戏:当那个小朋友到了他的楼层的时候,他出去,在电梯门再次关上的十几秒钟,你们相互大喊“再见”。

你会喊:“再见,坏蛋;再见,臭球;再见,门;再见,裤子;……再见,不再见。”等等。

对方也会喊:“再见,臭粑粑;再见,尿;再见,裙子。……”

每次你都激动而兴奋地喊着,电梯门关上,你就“哈哈”大笑。

你说:“我们从四岁就开始玩这个游戏了,我们都玩了一百次了。我们还要继续玩这个游戏,一直到我们老了的时候。”你们并不会觉得这些是对彼此的侮辱或者怎样。

有时候放学,你们碰巧几个同学走在一起,也会玩类似的游戏。你:“我把鼻涕擦在妈妈的身上。”然后假装做着擦的动作。你的同学也会跟自己的家长做点夸张的事情,例如说自己把尿擦在了家长的身上。你们一边玩着这些,一边“哈哈”大笑,有时候你们会被家长制止,但并不会影响你们的热情。

你们之所以发笑,其实你很明白,这些语言用在了不对的地方,但是你还是愿意玩这个游戏。我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说?”你答:“就是喜欢呗,很好玩。”

我的理解是,你们在学习语言。曾经你跟着大人一字一句模仿学习,后来你慢慢学习掌握了语言,再后来有段时间你学会了一个重要的词“不”,这真是开启了你对语言探索的新天地,即便是你同意某件事情,你也会说“不”,以此表示你对语言的控制和彰显着你的独立。

再后来,你熟练掌握了语言,只是偶尔在使用的时候,语言的顺序会颠倒下,但是不影响理解。

现在的你,对语言已经有种了然于胸的感觉了呢,你知道如何正确地应用,而故意错误地使用,这是你们的游戏,同时也彰显着你对这些符号的掌握。你知道如何用是恰当的,而故意用错的时候,你可能是有了权利的感觉,如何使用它们,你说了算,而不是符号说了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