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乱世流民男童引凶36(1 / 2)

在小镇的一角,拘押菱儿的小屋显得异常简陋,但菱儿的内心却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坚韧而充满力量。近日,郡守夫人通过郭槐派来的隶卒传达了一个消息,表示愿意与菱儿和解,但前提是菱儿必须保证不分割郡守的家产,并且不再抛头露面。

菱儿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或喜悦。她深知,这不过是郡守夫人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于菱儿来说,她从未奢求过郡守家的任何财产,她所渴望的,只是能够摆脱这个束缚她自由的牢笼,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于是,菱儿坚定地做出了决定。她告诉隶卒,自己只希望能够净身出户,从此以后,她将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无论是浆洗打扫,还是其他任何工作,她都能够胜任,因为她拥有的是一颗不屈不挠、勇于面对挑战的心。

这个消息很快在邓县地面上传开了。人们纷纷为菱儿的勇气和决心点赞,她的故事也成为了小镇上的一段佳话。菱儿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出身贫寒,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勇气,就能够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天,当隶卒前来带走菱儿时,众人纷纷聚集在街道两侧,围观这一幕。他们脸上流露出复杂的表情,有的惊讶、有的疑惑、有的担忧。一些人窃窃私语,讨论着菱儿被带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有的人则默默祈祷,希望菱儿能够平安。在人群中,还有几位想要上前询问情况,但都被隶卒严肃的面孔所阻止。

菱儿离开了。

回书馆的路上,诸葛亮思绪万千——

只剩两天的时间了!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头绪!如何才能救出身陷囹圄的水镜先生??已是火烧眉毛!!

此时唐炳嚷着饿要先去吃饭,黄月英惦记着回去喂猫。诸葛亮想,这几天两位热心的小伙伴多有奔波,此时也是爱莫能助,既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俩先行退去休息休息,自己一个人冷静下来想想也好,于是,诸葛亮跟二人短暂告别,一个人晃晃悠悠,不知不觉出了县城,散步至沔水河畔。

这几天调查了这么多事情,哪个才是破题的关键线索呢?

冬日里的沔水波澜不惊,可底下却暗流涌动。

王武、术士、菱儿、李忠、马师傅、郡守夫人……每个人都跟郡守之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结果转了一圈却又都似是而非,似乎总差了一步,和真相擦肩而过。

明日就是七天期限中的最后一天了,时间如同这沔水,一去无回,从不停留。自己一定要救水镜先生才行啊!

诸葛亮择一片干处坐下,让河风吹吹自己,却听见身后有人唤他:

“哥哥?是你吗?”

回过头来,诸葛亮笑了,这不是那日沔水边讨来吃食自己不吃留给奶奶的小男孩吗?

小男孩依旧不爱说话,诸葛亮问什么才答什么:胳膊腿的擦伤都长好了,奶奶身体依旧很差。

诸葛亮摸出身上的一点点钱,男孩摇头不要:“爹妈去帮附近的乡下人家做短工,挣了点钱,每天能吃上一顿饭了,就是还不够给奶奶抓药,只能再出去找活。”

“这么晚了,河风又冷,赶紧回家吧。”

“我爹妈今天去做短工了,说东家晚上会施粥,让我在这等着,可以趁热吃。”诸葛亮这才注意到,小男孩身上披着的狗皮衣虽破,却也御寒。

沔水汤汤,在背风的河岸边,小男孩安静的坐在诸葛亮身旁,也饱含心事的望向沔水。

“我们宛县的沔水水面儿比这儿大多了。”

诸葛亮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明白他这是想老家了。

“有机会你一定能回去看看的。”

“奶奶不许我回去,说打仗死了那么多认识的人,回去心里也安生不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