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老师训话大鸟闹事(1 / 2)

书馆教室内,大家交头接耳。在这些鬓影华服的莘莘学子中,诸葛亮是唯一的布衣平民,显得格格不入。众人嫌弃诸葛亮崩了一身泥点的土布麻衫,眼角眉梢流露嫌恶神色。郑伦也早就认出了诸葛亮,明知道泥点是自己马车所为,却不以为歉,反而得意洋洋,鼻孔朝天。倒是诸葛亮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在一群贵公子面前安然自若,丝毫没有相形见绌的意思。

这批入学的公子小姐们,大部分人在入学之前早就彼此认识,言谈举止颇为热络世故,说起父辈的官职爵位更是如数家珍。这里面当属郑伦被众星捧月,是众人的目光焦点,唯独黄月英不见了踪影,而唐炳似乎也不太爱往他们跟前凑热闹,或者说得直白点儿,没人愿意主动搭理唐炳。

诸葛亮悄悄问唐炳,这是何故?

唐炳拍拍手上沾的芝麻,竟然还学大人的样子叹了口气,不无沮丧道:“唉,别提了,他们都嫌我爹是商人,瞧不起盐贩子呗!”

诸葛亮微笑道:“管子有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也。’说的就是这士农工商,谁也离不开谁,哪有什么三六九等高低贵贱。邓县深处内陆,岩池湖井皆无盐出,若无盐商贩盐,民众根本无法为生,又怎么可能缴纳赋税养活这些官差贵族呢。再说大家到隆中书馆里本是求学问道,又不是来攀比的,身份平等才对。”

“诸葛亮,你说的真好!他们哪里有你这个水平!反正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鸡腿儿管够!”唐炳顿时喜笑颜开,又道:“不过你刚说的那根管子是啥意思?”

管子?诸葛亮哈哈大笑,唐炳也跟着笑。

管子指的是管仲,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春秋第一相”,后世敬称为“管子”。

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跟孔子、老子、墨子一样能用“子”相称的,是什么级别的人物。

唐炳不知道管子,诸葛亮则不知道,他和唐炳说这话时,水镜先生就在其身后,微笑点头。

同学们在书馆杂役引导下,按照名牌在学堂里纷纷落座。水镜先生清了清嗓子,眼露喜色道:“欢迎大家到隆中书馆来读书。”

众杂役赶紧示意不要出声,于是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听校长训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