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名校门口豪车云集(1 / 2)

诸葛亮加快步伐,步履匆匆地又急行了两里地。山路蜿蜒曲折,两旁草木葱茏,他时而攀越崎岖的岩石,时而跃过潺潺的小溪。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襟,但他的目光却异常坚定,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

绕过一处幽静的小山坳,视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诸葛亮停下脚步,眼前展现出一片宁静而祥和的景象。四周青山如黛,苍翠欲滴,山峦起伏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在这片青翠之间,一片平坦之地映入眼帘,犹如天地间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这片平坦之地中央,坐落着一座古朴的套院。白墙青瓦,古朴典雅,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院内绿树成荫,花香袭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诸葛亮站在远处,眺望着这座套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想象着在这里读书起居的情景,清晨起床,推开窗子,便可欣赏到青山绿水的美景;午后时分,坐在树荫下,品一杯清茶,读几本好书,该是多么快哉惬意的事情啊!

不远处,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地面上,上书四个大字:“隆中书馆”。字迹苍劲有力,透出一股庄重而威严的气息。诸葛亮愈发振奋,这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了!他加快步伐,向书馆大步奔去。

话说回来,如果现在你能站在少年诸葛亮的视角看去,其实这隆中书馆的景象也未见得有那么美轮美奂,但彼时的诸葛亮一心求学,在那个乱世年代,能有一方净土读书习字,岂不美哉?

然而,看着很近,走起来却似乎格外遥远。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格外美丽。诸葛亮根本无暇欣赏美景,他心中焦急万分,因为婶母曾嘱咐过他,学业大事,可千万不要误了时辰!他只得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奔向书馆。

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到了书馆跟前,发现这里竟然热闹的很,甚至可以说比集市上还拥挤。诸葛亮又想起婶母说过:隆中书馆绝非一般书馆,隆中弟子通常家境显赫,非富即贵——婶母说得果然没错,你看,从门口到半里外排成长龙的豪车队列就足以证明:各个都是膘肥体壮趾高气扬的高头大马、锦缎流苏花团云纹的车盖,名贵木材刻印镶嵌的车架轮毂,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气派奢华!

名校跟前历来都是豪车云集,千百年来莫不如此。

马车都淤堵在书馆路口,一辆茬着一辆,马儿嘶鸣,家丁抱怨,似乎都想让自己家的车停在书馆的C位正门口正主们才肯下来,不然的话车上的少爷小姐、车下的车夫管事都觉得折了宅府的面子,不肯下车呢。

大家互不相让鸡同鸭讲,一路奔袭满头大汗诸葛亮看着这一幕,不禁清凉一笑。本来,诸葛亮是所有学生中最后一个到书馆的,却因为一众马车争风吃醋,纷纷不肯迁就,卡在路口原地动弹不得,反而诸葛亮步行穿梭更快,他倒成了第一个踏入书馆大门的入学弟子。

诸葛亮一边觉得好笑,又一边暗自庆幸自己的好运,同时也对这座书馆充满了期待。

忽听身后有人高喊:“嘿!诸葛亮!等等我!”

一回头,只见唐炳的马车也被卡在最后,唐炳看见诸葛亮,就不听家丁嘱咐,坚持下车。肉滚滚的他一下车,唐家的马儿立刻吐了口长气,车身也瞬间轻了一大截。

换过一身丝缎织锦华服的唐炳通体发亮,手里的吃食也从桂花饼变成了五香鸡腿,见到诸葛亮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格外热情的说道:“嘿,想不到你走着竟然还比我坐车快!哼,我才不跟他们抢位置呢,真没劲!哎,你吃不吃鸡腿儿?吃哪儿补哪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