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学神孔明对答如流49(2 / 2)

诸葛亮这次又做了一个“去食”的口型,唐炳却身子往后撤了一步,睁着着豆眼,将两条眉毛绞成十字,似乎无法接受诸葛亮。

黄月英“噗嗤”笑了出来。

水镜先生循循善诱:“唐炳,你去掉哪一项啊?”

唐炳急得满脸通红,竟然脱口而出:“去‘食’——那可去不得啊!依我看,那就去‘信’吧!”全班哄堂大笑。

范登:“今天讲课就讲的是‘信’,真是服了,这也能答错啊?”

唐炳正色:“对错又不是你说的算,水镜先生问我我怎么选,你我都没治过国,凭啥说我错?”

苏莹:“那你倒是说说为什么不是去食?给个理由呗!”

唐炳咽了口唾沫,急中生智指了指诸葛亮:“让诸葛亮说,他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唐炳噗通一声坐了下来,众人皆望向诸葛亮,等着看笑话。

诸葛亮欠身道:“唐炳的意思是……如果治国者能够按照许诺的那样守信,给黎民百姓足够的吃食让大家安居乐业,自然就会有得到更多的信任,国本更加稳固。可若只有百姓单方面的信任治国者却却没给百姓以安身立命的粮食,时间久了民不聊生,信任的老本吃光了,又何谈对治国者信任呢!所以,唐炳的意思是,一旦对百姓‘去食’,很快也将‘无信’了。”唐炳猛拍手:“说得好!”

郑伦:“明明是歪理邪说。”

苏莹:“听起来竟然很有道理!”

水镜微笑赞赏:“好,好,民无信不立嘛。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那如何获得百姓的信任呢?那就得让庶民有饭吃,有衣穿,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盼头,要比空喊口号来得更实在、更得民心。不过诸葛亮,你刚才绕了半天弯子,把大家都绕进去了——你说的是对百姓要足食,那治国者该如何对自己呢?”

诸葛亮粲然一笑:“《礼记》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水镜捻着胡须频频点头,唐炳却打了个哈欠:“怎么跟绕口令一样,听的我都晕了。”

殊不知,小小年纪的诸葛亮,此时已经显现出日后他经略天下的不世之才。隆中对时的诸葛亮,可谓是“一炮而红”,当然历史上的隆中对真相待考,但无论如何,诸葛亮出道即巅峰,可见他少年时已经学下了一身本领。

突然窗外传来一阵喧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