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白茫茫一片洒热血46(1 / 2)

郑旦看着眼前乱象,心想要再不出手制止,就真要给诸葛亮颁发少年郎官了,连忙凛然的教育郑伦:“伦啊,不要为那些虚名所动,真金不怕火炼,这案子中你虽有功,但诸葛亮功劳也很大。现在刚刚结案,诸事待兴,少年郎官一事我看,还是从长计议吧!”

郑伦意不能平:“他诸葛亮只是这次运气好,一介草民,如何能跟我‘卧龙公子’比!”

这小兔崽子,我苦口婆心控制局势都是为他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还傻了吧唧的揪着不放,本事不大,胆子不小,“卧龙公子”的封号都能贴到自己厚脸皮上,郑旦心里一股无名火窜上头来——静心咒语再也不好使了。

郑旦气急败坏的破口大骂:“孽子!谁跟你说你是‘卧龙公子’?!以后不准你再提‘卧龙公子’这四个字!提了我就打断你的腿!赶紧向苏伯伯和各位先生赔罪道歉!”

看郑伦当众被亲爹责骂,唐炳早就乐不可支了,他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鸡腿,有什么比看热闹吃鸡腿更快乐的呢?

那么唐炳是如何随身携带鸡腿的呢?这就是一个历史未解之谜,纵使聪明如诸葛亮,也百思不得其解。

黄月英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到唐炳耳边,眼睛却看向别处:“嘿,昨晚上你不是说完不成任务这辈子吃素吗?”

唐炳咧开的嘴角瞬间耷拉下来,僵在原地。

黄月英从唐炳僵硬的手上轻松的取下鸡腿,塞给了身后背篓里的飞燕,飞燕叼着鸡腿瞬间飞奔消失。

那么飞燕是如何准确叼走唐炳随身所携带鸡腿的呢?这也是一个历史未解之谜,纵使聪明如诸葛亮,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廷上的郑伦正极不情愿的向苏原和庞德公等人鞠躬赔罪。

郑伦瞥了一眼旁边笑意盈盈的诸葛亮,这个梁子算是结定了。

那边厢,望着菱儿乘坐的马车渐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诸葛亮、唐炳与黄月英三人久久伫立,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还是孩子,但他们也知道,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女性的命运往往更加脆弱,她们的生活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尤其是在战乱频发、社会秩序混乱的背景下,像菱儿这样的女子,即便是拥有过人的聪慧与坚韧,也难以独自应对世间的一切风雨。

但愿菱儿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这是三人此刻共同的心愿。他们曾亲眼目睹过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深知和平与安定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珍贵。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一个安全的家,一份稳定的关爱,往往意味着生命的全部。在菱儿离开的背影中,他们仿佛看到了无数女性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缩影,感受到了那份沉重与无奈。

诸葛亮不禁想起了自己身边那些坚强的女性,无论是婶母的慈爱,还是姐姐的聪慧,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撑着家庭,守护着亲人。

此刻,诸葛亮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道路如何曲折,他都要竭尽所能,让天下人都能够在乱世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与幸福。这份承诺,不仅是对菱儿的祝福,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坚守。

三人一边走着,一边交流着这几天的见闻,远远望去,又发现押着秦升的囚车开了出来,看着看着,诸葛亮觉得有些不对劲。

“奇怪,这不是去监狱的必经之路。”

黄月英:“过去瞧瞧!”

诸葛亮他们有所不知,原来郑旦命人押解老张去监牢,老张求情想到木器坊停留片刻,说想拿上儿子的拨浪鼓上路服刑。郭槐不以为意,心想死到临头,不过多走几步让仵作陪着拿一个物件而已,守卫众多出不了什么幺蛾子,便同意了。

诸葛亮和黄唐三人到时,众人都等在坊外,轻松说笑。眼见大雪越下越大,众人大眼瞪小眼,望雪兴叹,正各种尬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