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少年孔明命悬一线43(1 / 2)

诸葛亮:“先生,亮愿为您、也愿为书馆奋力一搏!”

水镜老泪纵横,周围的师生也都抹着眼泪。

东方老师高声喊道:“这才是隆中书馆的弟子!书馆以你为荣!”

郑伦站在堂上,嫉妒得都要眼珠子都要瞪出血来,心里翻江倒海炸了锅:我才是堂堂县令贵公子,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少年郎官!论相貌、出身、名号,哪个不比这个山村野夫强百倍?隆中书馆难道不该以我为荣吗?!诸葛亮算是哪个门缝冒出来的葱!

郑伦妒火中烧,见隶卒正准备用铜匜往漏刻壶里添水,突然自己走了过去。

铜匜(yí)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青铜器皿,主要功能是用于浇水。在古代,特别是在贵族阶层中,铜匜通常由仆人持握或悬挂在适当的位置,当主人需要使用时,仆人会轻轻抬起铜匜,让水从其前端的流嘴流出。

这会子,郑伦突然不让仆人上手了。

郑伦:“我来!”

隶卒不敢多言语,就将铜匜递给郑伦,郑伦瞄了一眼县廷正中的诸葛亮,恰好诸葛亮也看向了郑伦。

诸葛亮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不妙。

果不其然,郑伦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手里轻轻一抖,洒了一半的水在外面,只倒了一半的水在漏刻壶里。

诸葛亮还未发作,唐炳已经一团火一样冲到郑伦跟前:

“郑伦你玩赖!明明一满匜的水,你干嘛弄洒一半?!这么点水一会儿就漏完了!你就是不想让人活!”原来,漏刻这种计时工具以滴水来计时,用箭漏当标记,水滴完了,时间也就到了。郑伦这阴毒的一洒,无形中就给诸葛亮削减了一半的时间。

郑伦:“小胖子,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儿!也不看看你什么身份?!跟本郎官顶嘴,想挨板子不成?!”

唐炳攥着拳头大吼:“我不叫小胖子,我叫唐炳!我爹是唐求!邓县第一纳税大户!纳税光荣,他儿子为什么不能说话?!说真话就要挨板子,那今天我就挨定了!你来打我啊!来打我啊!”

“你——!”

平日里唐炳不过是贪吃矮胖的暴发户的傻儿子么,怎么今天吃了熊心豹子胆,一下子身高两米八了?郑伦欺软怕硬套路走惯了,今天突然不按套路出牌,就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唐炳刚才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任务是又跌份又害了诸葛亮,心里憋着口窝囊气一直发不出来,看见郑伦偷偷倒了半匜水,顿时火气向上蹿涌,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股子勇气,只觉得发泄咆哮一通出来真是浑身舒坦,恣意痛快!

苏原赶紧抢了郑旦的话头,对唐炳眉开眼笑:

“唐公子消消气,官大夫为邓县经济贡献不少,我们是宝贝都宝贝不够呢。哪有人要打唐公子?再说郑郎官也不是故意的,郑大人你说是吧?”

郑旦明白苏原什么意思——唐求就唐炳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听说宠得不得了,要不然也不会胖成现在这样……这要是唐炳回家跟自己老爸一告状,别的不怕,就怕万一纳税大户落了心结,再动了去别处安家做生意的念头就糟了——正是处处用兵的时候,荆州的军费开支也不少,博望、新野、山都、舞阴哪个县令身上不背一堆赋税任务?巴不得任上招来个千金大户。邓县已经死了郡守,再逼走第一纳税大户,呵呵,那自己这个县令的老脸可就彻底丢尽了。

郑旦:“督邮说的对嘛,唐公子,气大伤身,吃饭就不香了!”唐炳:“水必须加满!反正不能只加半匜!”

郑旦:“还不赶紧满上?!倒水又不是倒酒,这么抠门儿回家养鲸鱼么?!”

郭槐重新倒了半匜水往漏刻壶里倒,唐炳撅着嘴眼睛都不眨一下盯着,众人也都屏气凝神。

唐炳这走到诸葛亮跟前停下,面露赧色,讪讪的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