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京师三大营48(2 / 2)

在战场上神机营经常会配合三千营和五军营,无敌于天下。

但是,京营这种无敌于天下的战力,也仅限于明初,尤其是在永乐朝,之后的仁宣朝虽有所下降,但也是无敌于天下,直到那个“优势在我”的“叫门天子”出现。

“土木堡之变”后,景泰朝的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了改革,于三大营中选精锐十万。

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

十团营由总兵官一人统领,监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

各营分设都督、号头官﹑都指挥﹑把总﹑领队﹑营队等官。

京营规制至此一变,而这也标志着京营与武勋从此受文官节制,文武失衡的标志性开始。

天顺初,罢十团营,恢复了永乐朝三大营的编制。

成化元年,恢复十团营旧制,二年又罢,三年复置,且增为十二团营,其名为奋﹑耀﹑练﹑显四武营,敢﹑果﹑效﹑鼓四勇营,立﹑伸﹑扬﹑振四威营。

十二团营由十二侯分掌,佐以都指挥,监以内臣。

各团营又分五军﹑三千﹑神机三营,时人称为“选锋”。

正德初,经过弘治一朝的腐化与堕落,十二团营仅选出六万零五百锐卒。

于是调边军数万人入卫京师,名之“外四家”。

又立东西两官厅,东官厅操练正德初所选京营之边军,西官厅选团营及勇士﹑四卫军操练。

从此,两官厅称“选锋”,而十二团营被称为“老家”。

嘉靖二十九年,经过俺答汗入口京师事件后,罢团营和两官厅,恢复永乐时的三大营旧制,不过三千营改名神枢营,其三营司哨掖等名及诸内臣俱裁革,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其下设副参等官。

凡团营两官厅之兵,悉归五军营,而宝纛令旗等项则仍神枢营。

嘉靖二十九年的京营整顿,虽然恢复了一定的战力,但万历一朝的摆烂与长期缺饷及任意征用,京营的现状,恐怕还不如正德朝初年。

京城流行一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谚语,掌控京营钱粮军械的兵部克扣一部分,勋贵充任的高级武将继续克扣,最终到底层士兵手上的钱粮,恐怕还不如边军。

此外,京中勋戚、文官、中官等特权者,随意征调京营官兵私用,如看家护院、修建房屋街道、种地帮工等一切徭役之事。

外加大明的军户制,这些中低层京营官兵的日子还不如普通的佃户,不用外出作战,为了生存,他们也会纷纷外逃。

已经履职协理京营戎政快两个月的孙承宗,除了头大还是头大,三大营在编有十七万兵员,实际在籍人数不足一半,减去老弱与占用,青壮人数已不足五万,若只算可堪一战的官兵,更是不足三万。

返回